[实用新型]一种动臂上腔油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40622.5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19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谭世凯;杨泽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伟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11/08;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臂上腔 油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臂上腔油路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臂油路结构,包括动臂上腔,所述动臂上腔通过多路阀连通回油管路;所述多路阀包括阀体、阀芯,所述阀芯与阀体之间设置压缩弹簧,所述阀芯的一端为弹簧连接端,弹簧连接端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在与弹簧连接端的相对一端设置油压端,所述油压端的形状与回油管路连接处相契合。当动臂上腔所需进油量超过泵的额定流量时,动臂液压缸上腔出现“真空”时,在回油有背压的情况下,背压克服弹簧力,推开阀芯,回油液压油进入动臂上腔,实现补油,从而增加液压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使液压系统寿命延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臂上腔油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机械动臂的采用液压系统提供动力,由于现有液压油路中动臂上腔没有补油阀,在动臂下降过程中,自重方向与动臂下降方向一致,从而使动臂下降速度越来越快。当上腔所需进油量超过泵的额定流量时,动臂液压缸上腔会输出油量大于输入油量,出现部分“真空”空间,容易使油发生汽化,并产生外部空气渗入液压油路的风险,从而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工程机械的动臂下降的过程中,动臂上腔出现“真空”导致振动的情况,提供一种动臂油路结构,以实现向动臂缸上腔自动补油,增加液压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使液压系统寿命延长,通过增加补油阀,使回油液压油进入工作腔,实现节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动臂油路结构,包括动臂上腔,所述动臂上腔通过多路阀连通回油管路;
所述多路阀包括阀体、阀芯,所述阀芯与阀体之间设置压缩弹簧,所述阀芯的一端为弹簧连接端,弹簧连接端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在与弹簧连接端的相对一端设置油压端,所述油压端的形状与回油管路连接处相契合,
当油压端与回油管路连接处紧密接触时,多路阀为闭合状态;
当回油管路压力大于压缩弹簧压力时,油压端与回油管路连接处分离,多路阀为打开状态,回油管路中的油补充到动臂上腔。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阀体一端设置阀座,阀体设置半封闭内腔,所述半封闭内腔容纳阀芯。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阀芯包括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容纳于所述阀体的内腔,圆柱体的一端为所述弹簧连接端,连接压缩弹簧,圆柱体的另一端连接油压端。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油压端为T型挡块,其纵剖面为大致T形,回油管路连接处和多路阀连接处的形状与T型挡块相配合。
进一步的改进,所T型档块沿朝着回油管路连接处方向,截面积逐渐减小,其端部形成椎台体。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圆柱体朝向阀座的一端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容纳压缩弹簧。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凹槽为圆柱状凹槽。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缩弹簧一部分没于所述圆柱状凹槽,一部分漏出,压缩弹簧露出部分长度小于没入部分长度;
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圆柱状凹槽的底壁抵接,另一端抵接于半封闭内腔的内腔壁。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缩弹簧露出部分长度为没入部分长度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间。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阀座设置凸缘,紧贴所述凸缘设置有0形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当动臂上腔所需进油量超过泵的额定流量时,动臂液压缸上腔出现“真空”时,在回油有背压的情况下,背压克服弹簧力,推开阀芯,回油液压油进入动臂上腔,实现补油,从而增加液压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使液压系统寿命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伟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伟液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406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甘蔗实生苗接种黑穗病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柱塞泵L形杠杆式功率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