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束保护盒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65387.7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1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马权;崔宇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线束保护盒及汽车,该线束保护盒包括:至少一个底壳,底壳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容纳槽,容纳槽贯通底壳的长度方向,线束沿底壳的长度方向穿设于容纳槽,底壳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卡扣和第一卡凸,一底壳上的第一卡扣能够与相邻的另一底壳上的第一卡凸卡接;至少一个上盖,盖设于底壳的容纳槽的开口;和固定部,包括固定本体和插接部,底壳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插槽,插接部插接于插槽,固定部本体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通过连接件与车身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束保护盒可以提高线束保护盒的适用性,减少制造其的模具种类,降低其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保护盒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绝大部分车型的车身线束成“A”型或“H”型分布,在车身的门槛位置多数呈直线布置,由于需要固定位于门槛位置的线束的走向、保护线束不被周围部件磨损,大多车型设置线束保护盒,线束穿设于线束保护盒内,以对线束进行保护。目前需要根据每款车型设计线束保护盒的长度,以及根据车型,适应性地改变线束保护盒上与车身地板的连接位置。因此,这就需要开发多种模具,导致了线束保护盒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保护盒,以提高线束保护盒的适用性,减少制造其的模具种类,降低其生产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束保护盒,包括:
至少一个底壳,所述底壳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贯通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线束沿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穿设于所述容纳槽,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卡扣和第一卡凸,一所述底壳上的所述第一卡扣能够与相邻的另一所述底壳上的所述第一卡凸卡接;
至少一个上盖,盖设于所述底壳的所述容纳槽的所述开口;和
固定部,包括固定本体和插接部,所述底壳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插槽,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插槽,所述固定本体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通过连接件与车身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插接部包括垂直设置的纵板和横板,所述纵板的上端与所述横板连接,所述横板远离所述纵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本体连接;
所述插槽贯穿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以形成插入口,所述插槽贯穿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以形成穿口;
所述纵板和所述横板由所述插入口插接于所述插槽,所述横板远离所述纵板的一端由所述穿口穿出所述插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壁包括:
第一板、第二板,沿所述底壳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形成所述插槽;和
顶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板的上端,所述第二板与所述顶板设置有间距,以形成所述穿口,所述第二板插设于所述纵板与所述固定本体之间。
作为优选,一所述底壳设有至少两个所述上盖,至少两个所述上盖沿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壳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第二卡凸,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凸与所述第二卡扣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壳包括底壁和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两个所述第一侧壁间隔设置,并分别与所述底壁连接,所述底壁和两个所述第一侧壁围成所述容纳槽;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插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倒角。
作为优选,所述线束保护盒由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以降低汽车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653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持支架
- 下一篇:一种摇臂装置及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