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4903.2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10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苑;董存松;吴成茂;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唐锡娇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汽车 管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蓄水壶、低温散热器、第一电子水泵、第一三通管、水冷中冷器、第二三通管、电机控制器、水冷油冷器、四通阀和合成箱;蓄水壶、低温散热器、第一电子水泵依次串联,电机控制器、水冷油冷器的水路串联,然后作为整体通过第一、第二三通管与水冷中冷器并联;四通阀的接口A与水冷油冷器的油路出口相连通,接口B与合成箱的润滑油入口相连通,接口C与合成箱的润滑油出口相连通,接口D与水冷油冷器的油路入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减小前端冷却模块的整体厚度,同时降低系统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热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国家战略的推动,混合动力汽车近年来高速发展,各大传统车企及合资企业纷纷加入竞争行列。混合动力车型在原有燃油车基础上增加了合成箱、电机控制器(即PEU)、电池等发热部件,且各大公司的技术路线不同,热管理系统架构也存在千差万别,热管理系统需要根据动力系统机构进行专项设计。
现有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热管理系统采用单一回路设计,利用一个低温散热器对水冷中冷器和电机控制器进行冷却,再利用一个低温散热器配合水冷油冷器对合成箱进行冷却,由于前端冷却模块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水冷油冷器、低温散热器等部件,导致前端冷却模块布置空间不足,且两个低温散热器布置于冷凝器前,导致空调系统效率低下;另外,合成箱的油冷回路设计仅考虑了满足高负荷的散热需求,并未考虑低负荷或极寒工况的保温需求,导致低温或极寒工况下,润滑油粘度增大,合成箱运行阻力增加,油耗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以减小前端冷却模块的整体厚度,同时降低系统功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蓄水壶、低温散热器、第一电子水泵、第一三通管、水冷中冷器、第二三通管、电机控制器、水冷油冷器和合成箱;蓄水壶的出口与低温散热器的冷却液入口相连通,低温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与第一电子水泵的冷却液入口相连通,第一电子水泵的冷却液出口与第一三通管的入口相连通,第一三通管的第一个出口与水冷中冷器的冷却液入口相连通、第二个出口与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液入口相连通,水冷中冷器的冷却液出口与第二三通管的第一个入口相连通,第二三通管的出口与蓄水壶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四通阀,四通阀的接口A与水冷油冷器的油路出口相连通,四通阀的接口B与合成箱的润滑油入口相连通,四通阀的接口C与合成箱的润滑油出口相连通,四通阀的接口D与水冷油冷器的油路入口相连通,水冷油冷器的水路入口与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液出口相连通,水冷油冷器的水路出口与第二三通管的第二个入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连接在第一电子水泵与第一三通管之间的第二电子水泵,第二电子水泵的冷却液入口与第一电子水泵的冷却液出口相连通,第二电子水泵的冷却液出口与第一三通管的入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四通阀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种工作模式为:四通阀的接口A与接口B连通、接口C与接口D连通;第二种工作模式为:四通阀的接口A与接口D连通、接口C与接口B连通。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低温散热器,既满足了水冷中冷器、电机控制器的散热需求,配合四通阀也满足了合成箱的散热需求,从而减小了前端冷却模块的整体厚度,并且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系统各部件的功能,降低了系统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混合动力汽车的热管理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4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