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大隧道斜井内多级缓冲防撞安全岛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82437.2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7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00 | 分类号: | E01F1/00;E01F15/1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大 隧道 斜井 多级 缓冲 安全岛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现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大隧道斜井内多级缓冲防撞安全岛,解决了隧道斜井内的防撞安全岛存在抗撞击能力差且发生冲击破坏后导致沙子大量抛洒不便清扫的问题,包括混凝土防撞体,混凝土防撞体为长方体结构且紧贴斜井地面和斜井侧壁设置,混凝土防撞体的顶部设置有警示灯,混凝土防撞体朝向车辆行驶的一侧设置有蜂窝缓冲层,蜂窝缓冲层包括缓冲层壳体,缓冲层壳体为空心长方体结构且内部设置有蜂窝内衬,蜂窝缓冲层的外侧面均匀设置有多个轮胎。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隧道斜井内施工车辆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现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大隧道斜井内多级缓冲防撞安全岛。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长大隧道大多采用斜井等辅助筑道进行运渣运料以及载人等作业。当遇隧道内坡度小于15%的斜井时,主要考虑无轨运输方式,即利用汽车作为主要运输工具。由于隧道内行车道路宽幅较小,一旦操作不当或刹车失灵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为防止上述情况发生,施工中会在斜井内的每个缓冲平台上设置一处防撞安全岛,用以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或是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最大限度的减轻事故的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现有的缓冲防撞安全岛结构变化不大,主要结构参见申请号为201822025643.8的实用新型专利,其结构包括多个沙袋堆叠成形的矩形墙体,沙袋组成的矩形墙体在能够与车辆发生碰撞的两个面均匀排布有多个轮胎,每个轮胎内圈均设置有4个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支撑杆和限位板,限位板呈月牙形且固定在支撑杆的端部,限位板与轮胎的内圈接触连接。
上述专利主要用于冲击力不大的结构,即通过沙袋堆叠即可为克服车辆碰撞带来的冲击力;当车辆对安全岛的冲击力较大时,则沙袋经常被撞烂且存在斜井内沙子大量抛洒的情况,不仅无法满足安全功能而且为后续清扫带增加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隧道斜井内的防撞安全岛存在抗撞击能力差且发生冲击破坏后导致沙子大量抛洒不便清扫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长大隧道斜井内多级缓冲防撞安全岛。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长大隧道斜井内多级缓冲防撞安全岛,包括混凝土防撞体,混凝土防撞体为长方体结构且紧贴斜井地面和斜井侧壁设置,混凝土防撞体的顶部设置有警示灯,混凝土防撞体朝向车辆行驶的一侧设置有蜂窝缓冲层,蜂窝缓冲层包括缓冲层壳体,缓冲层壳体为空心长方体结构且内部设置有蜂窝内衬,蜂窝缓冲层的外侧面均匀设置有多个轮胎,轮胎的轴心成水平向设置。
缓冲层壳体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缓冲层壳体与混凝土防撞体、轮胎的连接方式均为粘接。
轮胎为废旧轮胎回收利用,轮胎的厚度值偏差不大于1公分。
蜂窝内衬的材质与缓冲层壳体材质相同,均采用聚氨酯弹性体,且蜂窝内衬与缓冲层壳体内壁固定成整体。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具有软、硬两个链段,具有强度高、弹性好的特点,使得聚氨酯能够同时具备橡胶的高弹性和塑料的刚性。
蜂窝内衬为正六边形结构,蜂窝内衬中间填充有吸能材料,吸能材料为聚氨酯泡沫。
混凝土防撞体与斜井地面、斜井侧壁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竖向植筋和水平植筋,竖向植筋和水平植筋两端的连接深度均不低于20公分。
多个轮胎间隔排列,相邻的轮胎上下左右均为固定间距且间距为5~10公分,相邻的轮胎间隔内贴有反光条。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24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腔高流量鼻导管
- 下一篇:室内工厂化预制梁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