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电机混联式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21782680.4 申请日: 2020-08-24
公开(公告)号: CN212765684U 公开(公告)日: 2021-03-23
发明(设计)人: 韦光珍;张玉平;连雄兵;吴有智;张伟;林雪峰;黄杰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赛驰动力传动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0K6/26 分类号: B60K6/26;B60K6/36;B60K6/4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01420 重庆***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电机 混联式 混合 动力装置 车辆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机混联式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包括前变速器2、发电机4、驱动电机5和后变速器6,所述发电机4和驱动电机5集成在一起且位于前变速器2与后变速器之间,后变速器6位于驱动电机5一侧。本实用新型的双电机混联式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既能串联混动又能并联混动,可以充分利用两种不同混动模式的优点、分别避免两种不同混动模式的不足,能更好的满足当前越来越严的车辆节能减排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制造难度较低,成本低廉,有利于推广使用,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混合动力装置,特别涉及双电机混联式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汽车的保有量正在不断增加,随着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和国家三阶段汽车燃油消耗要求的全面实施,对汽车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严,而传统内燃机技术已高度成熟,进一步节能的空间不大但难度却大。因此,为进一步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汽车混合动力技术得到了高度重视。在已有的各种汽车混合动力技术中,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率先开发的、基于轮系机电耦合结构的汽车混联式混合动力技术世界领先,已有超过3500万辆采用这种混联式混合动力技术的丰田汽车在世界各地行驶。这种混联式混合动力技术被丰田公司所垄断,混联式混合动力是能够实现串联混动和并联混动的装置,从而根据不同的车况进行切换调节。但是,由于现有的混动装置采用轮系机电耦合结构,对设计、材料、机床设备以及加工工艺等各方面的要求极高,成本非常高。因此,亟待开发研制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造容易,能实现混联式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结构的所有功能,同时又高效节能的国产混联式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结构,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既能串联混动又能并联混动,可以充分利用两种不同混动模式的优点、避免两种不同混动模式的不足,能更好的满足当前越来越严的车辆节能减排需求。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电机混联式混合动力装置,包括前变速器2、发电机4、驱动电机5和后变速器6,所述发电机4和驱动电机5集成在一起且位于前变速器2与后变速器之间,后变速器6位于驱动电机5一侧。

作为优选方案,前变速器2的输出轴16穿设在发电机4中,后变速器6的后变速器输入轴17穿过驱动电机5的电机轴18且与输出轴16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驱动电机5的低挡主动齿19、驱动电机5的换挡齿毂20 以及驱动电机5的高挡主动齿22套装在电机轴18上且同步转动,驱动电机5 的换挡齿套21套装在换挡齿毂20上。

作为优选方案,后变速器6的常啮合输出主动齿27、驱动电机5的高挡从动齿30、驱动电机5的低挡从动齿31和后变速中间轴29一体设置,后变速器 6的后变速换挡齿套24套装在后变速器6的后变速器输入轴17上,后变速器6 的后变速换挡齿套24套装在后变速换挡齿毂25上。

作为优选方案,驱动电机5是单级驱动,驱动电机5的主动齿19C套装在电机轴18上,后变速器6的常啮合输出主动齿27、后变速器6的低挡从动齿 31、驱动电机5的从动齿31C和后变速器6的后变速中间轴29一体设置;后变速器6的低挡主动齿23、后变速器6的后变速换挡齿毂25套装在后变速器输入轴17上,后变速器6的后变速换挡齿套24套装在后变速换挡齿毂25上。

作为优选方案,驱动电机5有高挡和低挡两个挡,后变速器6有高挡和低挡两个挡。

作为优选方案,驱动电机的低挡主动齿19和驱动电机高挡主动齿22设置在驱动电机的高低挡换挡齿毂20两侧,驱动电机高低挡换挡齿套21套设在高低挡换挡齿毂20上;后变速器的后变速换挡齿套24套设在后变速换挡齿毂25 上,后变速器的常啮合输出从动齿26和后变速器低挡主动齿23位于后变速换挡齿毂25两侧,后变速器的常啮合输出主动齿27、后变速器的中间轴29、后变速器的低挡从动齿31、驱动电机的高挡从动齿30、驱动电机的低挡从动齿 31一体设置,前变速器的前变速低挡主动齿32、前变速器的中间轴33、前变速器的常啮合从动齿34一体设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赛驰动力传动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赛驰动力传动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26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