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交叉隧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87222.X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4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曾闯;王岩;张庆金;王春艳;符蓓;栾林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02D27/48;E01C1/04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煜;钟意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交叉 隧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交叉隧道结构,包括承重层、第一隧道段、第二隧道段、悬吊支架、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在铅垂方向上,承重层位于第一隧道段的上方,第一隧道段位于第二隧道段的上方,悬吊支架连接在承重层和第一隧道段之间,在铅垂方向上,第一支撑组件位于承重层的下方,第一支撑组件支撑在承重层和土体之间,且第一隧道段与第一支撑组件固定连接,第二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单元,两个支撑单元分别位于第二隧道段的相对的两侧,在铅垂方向上,支撑单元位于第一隧道段的下方,支撑单元支撑在第一隧道段和土体之间,且第二隧道段与支撑单元固定连接,该立体交叉隧道结构具有建设难度低且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立体交叉隧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隧道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立体交叉隧道,其中,立体交叉隧道在空间上平行(沿铅垂方向分布且平行)、异面非垂直相交或异面垂直相交的两条以上的隧道,且由于受隧道选线要求、施工环境限制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立体交叉隧道下穿于地表建筑物的情况。现有的立体交叉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施工对沉降控制要求严格,但由于上下分布的两个以上的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均会对围岩产生较大扰动,因此对地表建筑物的沉降、偏移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一旦对沉降控制处理不好,地面建筑会出现沉降开裂、上层隧道会沉降变形,严重时会导致地表建筑和上层隧道直接被破坏,从而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对单一隧道下穿桥梁、铁路、房屋建筑等施工技术与安全措施研究较多,但是在立体交叉隧道下穿建筑物的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现有的立体交叉隧道结构设计复杂,建设隧道的难度较大;现有的立体交叉隧道的隧道之间干扰较大,导致隧道的稳定性极易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建设难度低且稳定性好的立体交叉隧道结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交叉隧道结构,其中,包括承重层、第一隧道段、第二隧道段、悬吊支架、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在铅垂方向上,承重层位于第一隧道段的上方,第一隧道段位于第二隧道段的上方,悬吊支架连接在承重层和第一隧道段之间,在铅垂方向上,第一支撑组件位于承重层的下方,第一支撑组件支撑在承重层和土体之间,且第一隧道段与第一支撑组件固定连接,第二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单元,两个支撑单元分别位于第二隧道段的相对的两侧,在铅垂方向上,支撑单元位于第一隧道段的下方,支撑单元支撑在第一隧道段和土体之间,且第二隧道段与支撑单元固定连接。
由上可见,承重层用于承载既有建筑物,第一支撑组件用于对承重层进行支撑,以使得承重层对既有建筑物进行支撑隔离,进而防止既有建筑物沉降;悬吊支架用于配合承重层吊拉第一隧道段,同时,通过第二支撑组件对第一隧道段进行支撑,从而使既有建筑物与第一隧道段使用的承重结构分离,避免既有建筑物和第一隧道段的承重相互影响,并能够简化隧道的结构设计,降低隧道的建设难度;此外,第二支撑组件与第二隧道段连接,以对第二隧道段起到固定的作用。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立体交叉隧道结构还包括支垫单元,支垫单元安装第一隧道段的底部和第二隧道段的顶部之间。
由上可见,支垫单元能够优化第一隧道段和/或第二隧道段的受力情况,并配合第二支撑组件加强第二隧道段的稳定性,以进一步提供立体交叉隧道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支垫单元包括多个减震弹簧、多个减振器或多根混凝土支柱。
由上可见,当施工预算较多时,可采用减震弹簧或减振器作为支垫单元,其优点是减震弹簧或减振器能够有效的将第一隧道段的压力转换成减震弹簧或减振器的阻尼力,进而减小第一隧道段的震动对第二隧道段所造成的影响,以有效加强第一隧道段的稳定性,同时,减震弹簧或减振器还能够降低立体交叉隧道结构对第二隧道段的噪音影响;当施工预算较少时,可采用混凝土支柱作为支垫单元,其同样能够满足优化第一隧道段和/或第二隧道段的受力情况,并起到配合第二支撑组件加强第二隧道段的稳定性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72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螺栓的钻孔设备
- 下一篇:一种砷酸盐无害化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