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压式流体喷射装置及内燃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08520.2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9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付立洲;文李明;杨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47/04 | 分类号: | F02M47/04;F02M61/10;F02M61/18;F02M6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流体 喷射 装置 内燃机 | ||
1.一种增压式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具有安装腔,所述壳体(1)一端设置有伺服油通道(101)和燃油通道(102),另一端设置有喷嘴(2);
阀元件(3),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阀元件(3)包括设有第一油道(311)的针阀(31)和设有第二油道(321)的针阀座(32),所述第二油道(321)与所述喷嘴(2)连通,所述针阀(31)与所述针阀座(32)之间形成有盛油槽(301),所述针阀(31)相对所述针阀座(32)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当所述针阀(3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盛油槽(301)仅连通所述第一油道(311),当所述针阀(31)不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盛油槽(301)同时连通所述第一油道(311)和所述第二油道(321);
柱塞(4),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柱塞(4)内设有第三油道(41),所述柱塞(4)一端与所述伺服油通道(101)连通,另一端滑动插设于所述第一油道(311),所述第三油道(41)一端与所述燃油通道(10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油道(311)连通;
复位结构(5),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复位结构(5)被配置为始终为所述针阀(31)提供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的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式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套(6)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针阀(31)穿设于所述限位套(6)内,所述限位套(6)内侧设置有止挡凸起(61),所述针阀(31)上设有凸起(314),所述凸起(314)相对所述止挡凸起(61)靠近所述针阀座(32),当所述针阀(31)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凸起(314)抵接于所述止挡凸起(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式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5)包括弹性件(51)、上座体(52)和下座体(53),所述上座体(52)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下座体(53)抵接于所述针阀(31),所述下座体(53)能够相对所述上座体(52)滑动,所述弹性件(51)套设于所述柱塞(4),且抵接于所述上座体(52)和所述下座体(53)之间,所述柱塞(4)穿过所述上座体(52)和所述下座体(53)插入所述第一油道(3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式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限位台阶(103),所述上座体(52)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103)和所述限位套(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式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4)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台阶(43),当所述针阀(31)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台阶(43)抵接于所述下座体(5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式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紧帽(12),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紧帽(12)连接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紧帽(12)内侧设置有第三限位台阶(121),所述上壳体(11)被配置为将所述限位套(6)抵压于所述第三限位台阶(1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式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阀(31)一端伸入所述第二油道(321)内,且该端设置有凸台(313),所述凸台(313)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油道(311)和所述盛油槽(301)的通油孔(312),当所述针阀(3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凸台(313)能够堵塞所述第二油道(3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式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4) 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三油道(41)的环形油道(42),所述环形油道(42)始终连通所述燃油通道(102),以使燃油可进入盛油槽(3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式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通道(102)内设置有单向阀(105),所述单向阀(105)沿指向所述第三油道(41)的方向导通。
10.一种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增压式流体喷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085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自锁抗拉机械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竹笋种植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