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14003.6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13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戴冬瑾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车辆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门和车辆,所述车门包括:窗框上边梁,所述窗框上边梁包括内板和加强板,所述内板具有朝向外侧敞开的安装开口,所述加强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开口内,且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安装开口的内壁相连。本申请实施例的车门,通过对内板的结构进行改进,以使本申请的内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内板不仅具有较小的结构宽度,减小A柱盲区,且内板的焊接面的宽度不会减少,可保证窗框上边梁的安装稳定性,提升车门的竞争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门和具有该车门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汽车的车门窗框上边梁的扭转强度降低,且窗框上边梁的整体宽度较大,极易导致A柱盲区的视野大大减小,使得产品的盲区性能较低,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门,该车门的窗框上边梁的结构强度大,且整体的宽度尺寸小,使得车辆的A柱盲区小,视野更加开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门,包括:窗框上边梁,所述窗框上边梁包括内板和加强板,所述内板具有朝向外侧敞开的安装开口,所述加强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开口内,且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安装开口的内壁相连。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门,通过对内板的结构进行改进,以使本申请的内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内板不仅具有较小的结构宽度,减小A柱盲区,且内板的焊接面的宽度不会减少,可保证窗框上边梁的安装稳定性,提升车门的竞争性能。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门,所述安装开口的开口宽度为L,满足:L≤40mm。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门,所述内板的截面构造为“U”形,且所述内板的上侧和下侧至少部分间隔开以限定出所述安装开口,所述加强板的上侧与所述安装开口的上内壁相连,且所述加强板的下侧与所述安装开口的下内壁相连。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门,所述内板包括依次相连的上侧段、连接段和下侧段,所述上侧段的自由端与所述下侧段的自由端间隔开以限定出所述安装开口,所述上侧段的下表面与所述加强板的上侧相连,所述下侧段的上表面与所述加强板的下侧相连。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门,所述上侧段包括第一段、中间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所述中间段和所述第二段依次相连且任意相邻两个互成弯折形,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加强板的上侧相连,所述第二段背离所述中间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相连。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门,所述加强板的上侧设有上翻边,所述上翻边与所述第一段面面贴合,所述加强板的下侧设有下翻边,所述下翻边与所述下侧段面面贴合。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门,所述中间段和所述第二段均与所述加强板间隔开。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门,所述第一段、所述中间段、所述第二段、所述连接段和所述下侧段中任意相邻两个之间设有弧形过渡段。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门,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加强板间隔开设置。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车门。
所述车辆和上述的车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4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生儿用精密负压吸引瓶
- 下一篇:发动机盖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