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平台的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1940.2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99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德达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4 | 分类号: | B25J15/04;B25J15/02;B25J15/08;B25J9/12;B25J1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马明月 |
地址: | 161231 黑龙江省齐***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平台 机械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平台的机械手,包括:底板、支撑架、夹持杆;所述下立柱设置在底板上侧的中间,且下立柱与底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上立柱设置在下立柱的上侧,且上立柱与下立柱通过转盘轴承相连接;所述支撑架设置在上立柱的上侧,且支撑架与上立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防护罩设置在夹持座下侧的外方,且防护罩与夹持座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夹持杆设置在防护罩的内部,且夹持杆与防护罩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夹持板设置在夹持杆前端的内侧,且夹持板与夹持杆之间铰接。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适应性强,夹持稳定以及结实耐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平台的机械手。
背景技术
货物升降平台在大型的物流仓储作业中经常见到,是方便将货物进行抬升或下移的一种机械设备,由于搬运货物的数量较多,重量较大,为了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其工作效率,通常在升降平台的上侧设置搬运机械手对货物进行搬运。
但是目前常见的搬运机械手还存在适应功能不完善,在搬运物品时,不能根据物品的外形选择合适的夹具,而在夹持物品时,装置的夹具不能保证与物品的外表进行完全的贴合,不但会对物品的外观造成损伤,还会造成物品夹持不牢的问题。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升降平台的机械手,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平台的机械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常见的搬运机械手还存在适应功能不完善,在搬运物品时,不能根据物品的外形选择合适的夹具,而在夹持物品时,装置的夹具不能保证与物品的外表进行完全的贴合,不但会对物品的外观造成损伤,还会造成物品夹持不牢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平台的机械手,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升降平台的机械手,包括:底板、下立柱、上立柱、固定板、支撑架、滑轮、上横梁、钢丝绳、电动液压推杆、下横梁、固定座、折弯座、夹持座、控制盒、气缸、限位杆、防护罩、夹持杆、夹持板;所述下立柱设置在底板上侧的中间,且下立柱与底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上立柱设置在下立柱的上侧,且上立柱与下立柱通过转盘轴承相连接;所述固定板设置在上立柱左侧的中间,且固定板与上立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架设置在上立柱的上侧,且支撑架与上立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滑轮设置在支撑架内的上方,且滑轮与支撑架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上横梁设置在支撑架内的中间,且上横梁与支撑架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钢丝绳设置在滑轮的上侧,且钢丝绳与滑轮之间滚动连接;所述电动液压推杆设置在固定板和上横梁的中间,且电动液压推杆分别与固定板和上横梁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下横梁的左端设置在支撑架中间的下方,且下横梁与支撑架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座设置在上横梁和下横梁的右侧,且固定座分别与上横梁和下横梁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折弯座设置在固定座的下侧,且折弯座与固定座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夹持座设置在折弯座的下侧,且夹持座与折弯座通过转盘轴承相连接;所述控制盒设置在夹持座的外侧,且控制盒与夹持座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气缸设置在夹持座的下侧,且气缸与夹持座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气缸的下侧,且限位杆与气缸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防护罩设置在夹持座下侧的外方,且防护罩与夹持座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夹持杆设置在防护罩的内部,且夹持杆与防护罩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夹持板设置在夹持杆前端的内侧,且夹持板与夹持杆之间铰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平台的机械手所述支撑架侧视为H形,且支撑架的下侧设置有一处长方形的板状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平台的机械手所述上横梁为长方形的杆状结构,且上横梁与钢丝绳的两端通过钢丝绳卡扣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德达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齐齐哈尔德达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1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电源线泄漏电流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