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间通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2570.4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9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蓝文余;任自强;刘照;樊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晨超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3/02;F24F13/28;F24F1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间 通风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建筑通风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间通风系统,其包括设置于车间内的通风管道、沿所述通风管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通风管道侧壁上的多个通风孔、设置于所述通风孔内的过滤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通风管道内的排风扇,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通风管道的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通风管道的开口端连通于车间外,所述排风扇位于所述通风管道的开口端内,所述过滤件与所述通风管道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本申请具有使灰尘不易被排出车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通风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间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通风是借助换气稀释或通风排除等手段,控制空气污染物的传播与危害,实现室内外空气环境质量保障的一种建筑环境控制技术。
在厂房、生产车间等容易产生高温含尘空气的室内,一般都是通过在墙体上开设通风口并安装负压风机将厂房内的高温含尘气体排出,负压风机是利用空气对流、负压换气的降温原理,是一种由安装地点的对向大门或窗户自然吸入新鲜空气,将室内闷热气体迅速强制排出室外。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车间内产生的扬尘、废屑等颗粒杂质容易被负压风机一同被排出车间外,从而对外界环境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灰尘不易被排出车间,本申请提供一种车间通风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间通风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间通风系统,包括设置于车间内的通风管道、沿所述通风管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通风管道侧壁上的多个通风孔、设置于所述通风孔内的过滤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通风管道内的排风扇,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通风管道的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通风管道的开口端连通于车间外,所述排风扇位于所述通风管道的开口端内,所述过滤件与所述通风管道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管道内的排风扇进行工作,通过通风孔将空气从车间内抽出,而通风孔上的过滤件能对从通风孔通过的空气进行过滤,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从而使得车间内的灰尘不易随着空气一起被排到外部环境中。
优选的,所述过滤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通风孔内的安装框、设置于所述安装框内的至少两张滤网、以及设置于相邻所述滤网之间的活性炭层,所述安装框与所述通风孔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能对空气中的灰尘起到阻挡作用,而当空气中有害气体时,活性炭能对有害气体进行吸附。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侧壁的限位槽,滑移连接于所述限位槽内的限位块、设置于所述通风孔侧壁的插接孔,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插接孔插接配合,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当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限位块可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内,所述安装框的侧壁沿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解锁孔,所述解锁孔连通于所述限位槽,所述解锁孔内滑移连接有解锁块,所述解锁块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块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安装框插接于通风孔上,当安装框内的限位块对准于通风孔侧壁的插接孔时,限位块在弹簧的回复作用下插接于插接孔内,从而将过滤件固定在通风管道上,而当需要对滤网进行更换时,操作人员使解锁块往远离插接孔的方向移动,解锁块带动限位块脱离出插接孔,这时,即可将滤网从通风管道上拆下。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侧壁设置有挡板,当所述挡板抵接于所述通风管道的外壁,所述限位块对准于所述插接孔,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通风孔的侧壁相抵触且相对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将安装框插接于通风孔上时,通风孔的侧壁抵压于限位块的斜面即可将限位块压入限位槽内,而当限位块对准于插接孔时,弹簧回复即可使限位块插接于插接孔内,增加了操作的便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晨超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晨超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25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