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扬加压系统及旋挖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3727.5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9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磊;赵涤辉;杨龙君;李士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084 | 分类号: | E21B19/084;E21B3/02;E21B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地址: | 20161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扬 加压 系统 钻机 | ||
1.一种卷扬加压系统(100),适合用于旋挖钻机上,所述旋挖钻机包括桅杆(102)和活动设置在所述桅杆(102)上的动力头(16),所述桅杆(102)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桅杆(9)、中桅杆(3)和下桅杆(20);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加压系统(100)包括加压卷扬(2)、第一钢丝绳(4)、第一定滑轮组(110)、第一动滑轮(17)、第二钢丝绳(19)、第二定滑轮组(120)和第二动滑轮(18);所述第一动滑轮(17)和所述第二动滑轮(18)设置在所述动力头(16)上,所述加压卷扬(2)设置在所述中桅杆(3)上;所述第一定滑轮组(110)包括第一滑轮(6)和第二滑轮(8),所述第一滑轮(6)和所述第二滑轮(8)设置在所述上桅杆(9);所述第一钢丝绳(4)的一端缠绕于所述加压卷扬(2)、另一端由所述加压卷扬(2)引出后依次卷绕在所述第二滑轮(8)、所述第一动滑轮(17)和所述第一滑轮(6)上与所述上桅杆(9)相连;所述第二定滑轮组(120)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桅杆(20)的第三滑轮(21),所述第二钢丝绳(19)的一端缠绕于所述加压卷扬(2)、另一端由所述加压卷扬(2)引出后依次卷绕在所述第三滑轮(21)和所述第二动滑轮(18)上与所述下桅杆(20)相连;所述第一钢丝绳(4)与所述第二钢丝绳(19)在所述加压卷扬(2)上的缠绕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扬加压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卷扬(2)通过加压卷扬机架(1)固定在所述中桅杆(3);所述第一滑轮(6)和所述第二滑轮(8)设置在所述上桅杆(9)远离所述中桅杆(3)的未端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扬加压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加压系统(100)还包括钢丝绳张紧油缸(5)和压绳器(23),所述钢丝绳张紧油缸(5)固定在所述上桅杆(9)并位于所述第一滑轮(6)与所述中桅杆(3)之间,所述压绳器(23)固定在所述下桅杆(20)远离所述中桅杆(3)的未端部;所述第一钢丝绳(4)从所述加压卷扬(2)引出后依次卷绕在所述第二滑轮(8)、所述第一动滑轮(17)和所述第一滑轮(6)上与所述钢丝绳张紧油缸(5)相连,所述第二钢丝绳(19)从所述加压卷扬(2)引出后依次卷绕在所述第三滑轮(21)和所述第二动滑轮(18)上与所述压绳器(23)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扬加压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6)的数量为两个,每个第一滑轮(6)通过一个第一轴(7)固定在所述上桅杆(9)远离所述中桅杆(3)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一滑轮(6)并排设置且排列方向与所述上桅杆(9)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扬加压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轮(8)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轮(6)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轴(7)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扬加压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滑轮(17)和第二动滑轮(18)并排设置且排列方向与所述中桅杆(3)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动滑轮(17)相较所述第二动滑轮(18)更靠近所述上桅杆(9)。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扬加压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滑轮(17)和所述第二动滑轮(18)的轴向平行并与所述第一滑轮(6)的轴向垂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扬加压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轮(21)通过第三轴(22)固定在所述下桅杆(20),所述第三滑轮(21)与所述下桅杆(20)呈θ夹角,其中,θ的范围为20°~30°。
9.一种旋挖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卷扬加压系统(10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挖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钻机在运输状态时,所述第一钢丝绳(4)与所述第二钢丝绳(19)处于松弛状态,所述动力头(16)放置在所述下桅杆(20),所述上桅杆(9)与所述下桅杆(20)各自沿其和所述中桅杆(3)的铰接点折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37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常压自动化干燥炼胶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防水墙地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