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轮机轴瓦检修的转子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4471.X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0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罗贤龙;刘竹鹏;李祥奎;于新娜;杨淦;闵济东;童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28 | 分类号: | F01D25/2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陈晓菲 |
地址: | 350318***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轮机 轴瓦 检修 转子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轮机轴瓦检修的转子支撑装置,包括具有支撑结构的托架、形状为半圆形的托起环和双头螺柱;托架的左右两侧各开有一列通孔,每个通孔均有一个双头螺柱贯穿其中;托起环的两侧均开有螺纹孔,托起环通过螺纹孔与双头螺柱连接,从而安装在托架的下方。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加快速简便安全的支撑汽轮机转子,满足汽轮机轴瓦检修的需求,同时也能保证装置本身不损伤到汽轮机转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轮机检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轮机轴瓦检修的转子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轮机作为核电厂二回路的关键重要设备,是一种将核蒸汽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并带动发电机旋转的原动机。汽轮机由静子、转子、轴瓦等组成,转子由轴瓦支撑,轴瓦置于轴承箱内部。轴瓦一般为上下半结构,通过中分面螺栓把合。当转子无检修需求而轴瓦需要检修时,一般做法为先拆除轴瓦上半,然后把转子顶起一定高度并支撑固定,然后将轴瓦下半沿转子外表面翻转180°至转子上半,再将轴瓦下半吊出检修。工程上,一般直接使用吊车吊起并支撑转子,由于吊车行程无法精确控制,故转子顶起高度也无法预测。汽轮机转子和静子间隙很小,一般不超过三毫米,一旦顶起高度过高则会导致汽轮机转子与静子发生碰撞,造成设备损坏。同时,用吊车吊起转子使吊车在整个轴瓦检修过程中均处于被占用状态,无法开展其他检修工作,影响现场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现有问题,亟需设计一种用于汽轮机轴瓦检修的转子支撑装置,满足汽轮机轴瓦检修时转子的支撑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轮机轴瓦检修的转子支撑装置,能够更加快速简便安全的支撑汽轮机转子,满足汽轮机轴瓦检修的需求,同时也能保证装置本身不损伤到汽轮机转子。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汽轮机轴瓦检修的转子支撑装置,包括具有支撑结构的托架、形状为半圆形的托起环和双头螺柱;托架的左右两侧各开有一列通孔,每个通孔均有一个双头螺柱贯穿其中;托起环的两侧均开有螺纹孔,托起环通过螺纹孔与双头螺柱连接,从而安装在托架的下方。
支撑结构包括筋板B和筋板C;托架下方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两块平行设置的筋板B和筋板C,筋板B和筋板C为三棱锥结构,对称轴为竖直方向。
支撑结构还包括筋板A;每一个筋板B靠近托起环的一侧焊接有2个筋板A,2个筋板A前后平行设置,中间空隙为双头螺柱。
支撑结构还包括底板;两侧筋板C的下方均设置有长方体结构的底板,支撑在轴承箱上,内部开有轴向为竖直方向的通孔。
底板上设置有特制螺钉,螺纹部分通过底板上的通孔拧入汽轮机轴承箱中,同时将托架固定在轴承箱上。特制螺钉的螺纹尺寸为M125×6,顶部设计有吊装孔,供吊装用。
筋板B、筋板C、筋板A均为三棱柱形状;筋板B、筋板C以及筋板A的一侧均与托架的底部焊接连接;另一侧均与底板焊接连接。
托架的顶部左右两侧各设计有一个吊耳,供吊装用。
托起环的内圆弧面用于支撑汽轮机转子,与转子接触部位为木质材质,用以保护转子。托起环的底部中心位置设计有托起环吊装孔,供吊装用。
双头螺柱的上下两头均为螺纹结构,下部螺纹直接拧入托起环的两侧螺纹孔中与托起环固定成一体。双头螺柱的中部为光杆结构,使用时穿入托架两侧通孔中。
所述用于汽轮机轴瓦检修的转子支撑装置还设置有液压拉伸机构,液压拉伸机构旋入双头螺柱的上部螺纹,并支撑在托架上。通过外接油泵拉伸双头螺柱的上部螺纹,使双头螺柱向上移动,从而通过托起环抬起汽轮机转子。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对称拉伸方式同步顶起汽轮机转子,能使汽轮机转子在顶起过程中受力均匀,不会向一侧偏移造成动静碰磨,避免可能造成设备损伤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44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