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和自动可切换的无人驾驶汽车转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9549.7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0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付云飞;萨如拉;翟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鄂尔多斯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10 | 分类号: | B62D3/10;B62D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701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自动 切换 无人驾驶 汽车 转向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和自动可切换的无人驾驶汽车转向机构,包括箱体、车载中央电脑和切换按钮,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向柱和第二转向柱,所述第一转向柱的外侧连接有第一滚动轴承,所述第二转向柱的外侧连接有第二滚动轴承,所述第一转向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联轴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动机、编码器、电磁离合器、切换按钮与车载中央电脑电性连接,驾驶员通过切换按钮可选择驾驶模式,当切换按钮使车载中央电脑命令电磁离合器通电结合,车载中央电脑命令电动机工作,通过蜗轮和蜗杆的传动带动第二转向柱实现转向,当切换按钮使车载中央电脑命令电磁离合器断电分离,驾驶员旋转方向盘实现转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为一种人工和自动可切换的无人驾驶汽车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驾驶技术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之中,为推动自动驾驶安全有效的发展,许多国家交通部门纷纷发布无人驾驶相关文件,指导地方城市开展自动驾驶道理测试工作。根据文件自动驾驶汽车临时上路行驶需具备自动、人工两种驾驶模式,且能够以安全、快速、简单的方式实现模式转换,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将车辆及时转换为人工操作模式。
中国专利CN201720459581.4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转向机构,采用“电机+齿轮组”实现人工和自动驾驶模式的切换,这种结构传动比范围大、传动效率高,缺点是传动时的噪声、振动和冲击大。
中国专利CN201720459636.1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转向装置,采用“电机+链条链轮组”实现人工和自动驾驶模式的切换,这种结构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缺点是传动平稳性较差、传动噪声较大。
中国专利CN201720459589.0公开了一种可自由切换驾驶模式的无人驾驶汽车转向机构,采用“电机+摩擦轮组”实现人工和自动驾驶模式的切换,这种结构传动时噪声小、结构简单,缺点是两轮接触处有产生打滑的可能,所以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人工和自动可切换的无人驾驶汽车转向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和自动可切换的无人驾驶汽车转向机构,包括箱体、车载中央电脑和切换按钮,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向柱和第二转向柱,所述第一转向柱的外侧连接有第一滚动轴承,所述第二转向柱的外侧连接有第二滚动轴承,所述第一转向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二转向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之间固定连接有蜗轮轴,所述蜗轮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蜗轮,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向套筒和第二转向套筒,所述第一转向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方向盘,所述第二转向柱的另一端与汽车转向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向柱和第二转向柱分别通过第一滚动轴承和第二滚动轴承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向柱和第二转向柱分别与第一转向套筒和第二转向套筒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一侧设置有编码器,所述电动机的一侧设置有电磁离合器,所述电磁离合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离合器包括主动端和被动端,所述主动端与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被动端与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编码器、电磁离合器、切换按钮与车载中央电脑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动机、编码器、电磁离合器、切换按钮与车载中央电脑电性连接,驾驶员通过切换按钮可选择驾驶模式,当切换按钮使车载中央电脑命令电磁离合器通电结合,车载中央电脑命令电动机工作,通过蜗轮和蜗杆的传动带动第二转向柱实现转向,当切换按钮使车载中央电脑命令电磁离合器断电分离,驾驶员旋转方向盘实现转向。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鄂尔多斯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鄂尔多斯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95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钢结构桥梁栓钉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排泥管用堵漏抱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