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控制双球囊套管切开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45081.2 | 申请日: | 202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4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史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志勇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太原九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7 | 代理人: | 高璇 |
地址: | 03001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控制 双球囊 套管 切开 插管 | ||
1.一种自动控制双球囊套管切开插管,包括曲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管(1)的右端固接有连接板(2),所述曲管(1)的外壁下方固接有第一球囊(3),所述第一球囊(3)的上方连通有第一导气管(4),所述第一球囊(3)的上方设有第二球囊(5),所述第二球囊(5)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导气管(6),所述第一导气管(4)和第二导气管(6)的外壁均通过曲槽(9)内嵌于曲管(1)的外壁,所述第一导气管(4)和第二导气管(6)的外壁与连接板(2)的内部间隙配合,所述第二球囊(5)的内侧设有升降组件(7);
所述升降组件(7)包括凹槽(701)、套环(702)、开口(703)、圆杆(704)、竖板(705)、扭力弹簧(706)、拨杆(707)、卡块(708)和卡槽(709);
所述套环(702)的内壁通过凹槽(701)与曲管(1)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凹槽(701)加工于曲管(1)的外壁下方,所述套环(702)的左端上方加工有开口(703),所述开口(703)的内壁底部通过圆杆(704)转动连接有竖板(705),所述圆杆(704)的外壁套接有扭力弹簧(706),所述扭力弹簧(706)的两端分别与套环(702)和竖板(705)相卡接,所述竖板(705)的左端下方固接有拨杆(707),所述竖板(705)的右端上方固接有卡块(708),所述卡块(708)的外壁通过卡槽(709)与凹槽(701)的内壁左侧相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双球囊套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709)呈纵向等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双球囊套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709)和卡块(708)的形状相吻合,且均为正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双球囊套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管(4)和第二导气管(6)的右端均设有收卷组件(8);
所述收卷组件(8)包括圆盒(801)、转杆(802)、夹板(803)、凸块(804)和发条(805);
所述圆盒(80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导气管(4)和第二导气管(6)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导气管(4)和第二导气管(6)的外壁均通过夹板(803)固定在转杆(802)的外壁,所述转杆(802)的后端与圆盒(80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圆盒(801)的内壁上方固接有凸块(804),所述凸块(804)的右端和转杆(802)的外壁通过发条(805)固定连接,所述发条(805)盘旋缠绕于转杆(802)的外壁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双球囊套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管(4)和第二导气管(6)均呈螺旋缠绕于转杆(802)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双球囊套管切开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盒(801)为透明塑料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志勇,未经史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450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制品金属框
- 下一篇:一种城乡规划设计专用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