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控制双球囊套管切开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45081.2 | 申请日: | 202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4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史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志勇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太原九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7 | 代理人: | 高璇 |
地址: | 03001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控制 双球囊 套管 切开 插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双球囊套管切开插管,包括曲管,所述曲管的右端固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二球囊的内侧设有升降组件。该自动控制双球囊套管切开插管,可通过卡块与卡槽的卡接相连,以及套环与凹槽的间隙配合,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套环的位置可根据使用进行滑动调节,进而使得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的间距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节,进而大大提升该装置的适配性,可通过圆杆与圆盒的转动连接,以及圆盒与导气管的间隙配合,在发条的作用下,可使得第一导气管或第二导气管均螺旋缠绕于对应的圆杆外壁,进而使得第一导气管或第二导气管在工作时始终处于拉紧状态,进而节省占用空间,避免影响医护人员手术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双球囊套管切开插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控制双球囊套管切开插管。
背景技术
目前,气管切开插管术多用于喉梗阻、昏迷、脑水肿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阻塞而导致窒息,或经气管内插管无效的病人,在正常插管无法有效进行或需要长时间人工通气,实施气管切开插管术建立人工呼吸通道是急救和危重病人救助、护理时最的有效,最成熟,而且最常用的技术手段。
现有技术中的自动控制双球囊套管切开插管在使用时,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的间距不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节,进而降低该装置的适配性,实用性较差,且无法使得导气管在工作时始终处于拉紧状态,进而导致导气管过程占用空间较大,容易影响医护人员的手术操作,进而不方便人们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控制双球囊套管切开插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自动控制双球囊套管切开插管在使用时,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的间距不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节,进而降低该装置的适配性,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控制双球囊套管切开插管,包括曲管,所述曲管的右端固接有连接板,所述曲管的外壁下方固接有第一球囊,所述第一球囊的上方连通有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球囊的上方设有第二球囊,所述第二球囊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的外壁均通过曲槽内嵌于曲管的外壁,所述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的外壁与连接板的内部间隙配合,所述第二球囊的内侧设有升降组件;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凹槽、套环、开口、圆杆、竖板、扭力弹簧、拨杆、卡块和卡槽;
所述套环的内壁通过凹槽与曲管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凹槽加工于曲管的外壁下方,所述套环的左端上方加工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壁底部通过圆杆转动连接有竖板,所述圆杆的外壁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套环和竖板相卡接,所述竖板的左端下方固接有拨杆,所述竖板的右端上方固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壁通过卡槽与凹槽的内壁左侧相卡接。
优选的,所述卡槽呈纵向等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卡槽和卡块的形状相吻合,且均为正梯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的右端均设有收卷组件;
所述收卷组件包括圆盒、转杆、夹板、凸块和发条;
所述圆盒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的外壁均通过夹板固定在转杆的外壁,所述转杆的后端与圆盒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圆盒的内壁上方固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右端和转杆的外壁通过发条固定连接,所述发条盘旋缠绕于转杆的外壁后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均呈螺旋缠绕于转杆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圆盒为透明塑料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志勇,未经史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450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制品金属框
- 下一篇:一种城乡规划设计专用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