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部旋转升降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60199.2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2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苏农;黎嘉殷;陈文辉;麦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三浦车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24;E04H6/28;E04H6/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谢嘉舜 |
地址: | 526238 广东省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部 旋转 升降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顶部旋转升降机,包括转运平台,转运平台设于地面上方的地下车库入口内侧,转运平台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无人拖车、调整台和承重台,无人拖车包括设置于前后部分承载台,承载台为可升降结构。本实用新型中,车体停到转运平台上后,由调整台承受车体的重量,且当车体的车头和车尾方向通过调整台的旋转实现调转,待车体停稳后以及人员离车后,启动存车功能,此时承重台在升降轨道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直至到达用空停车位处,此时无人拖车启动,通过承载台的抬升将车体顶起,再在无人拖车的运输下将车体移动至空车位上,在下降承载台将车体放置在车位上,此时无人拖车即可返回调整台上,并随着转运平台再次回到通道的顶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领域,具体为顶部旋转升降机。
背景技术
应用在地下车库中的立体车库,停放车辆时需要使用升降机构,这种升降机构通常只能实现上下平移动作。车辆停放时,首先停放在升降机构上,再由升降机构将车辆送至对应层的空车位上,从而完成车辆的停放。
然而,由于停车方式不同,故停在升降平台上的车辆,车头和车尾的方向不一致,车身位置倾斜等问题,导致存取车时,极易在出入口处发生刮擦,影响存取难度,导致车库的存取速度较慢,不利于立体车库的推广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顶部旋转升降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顶部旋转升降机,包括转运平台,所述转运平台设于地面上方的地下车库入口内侧,所述转运平台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无人拖车、调整台和承重台;
所述无人拖车包括设置于前后部分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为可升降结构,所述承载台之间通过连接架连接固定,所述承载台的底部均设有可自动转向的驱动轮;
所述调整台的底部嵌设于承重台的顶面,且调整台的底面与承重台的顶面之间设有环状结构的电动轨道;
所述承重台的底部分布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均设于进入地下车库的通道内壁上的升降轨道传动连接,所述承重台的底面中部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无人拖车、电动轨道和升降轨道数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平台的顶部位于入库道口的内侧,所述入库道口的内侧顶部设有安全指示灯,所述入库道口的入口处从上到下设有指示牌和自动栏杆。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台的顶面与入库道口入口处的路面齐平,且承载台位于最低位置处时与调整台的顶面齐平,所述无人拖车的底面与调整台顶面的避撞槽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平台设于旋转式立体车库的侧边并互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式立体车库内部设有多层环状结构的停放平台,所述停放平台均套设于中空结构的承重柱外侧,且停放平台通过嵌设与承重柱外壁上的驱动装置与承重柱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柱上且位于对应停放平台的顶面处设有安全门,所述安全门与设于承重柱内部的升降电梯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停放平台的顶面呈环状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停放区域,且停放区域内均设有重力感应模块,所述重力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箱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停放平台转动且最终停止时,所述停放区域均对应通道与旋转式立体车库对应的出入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轨道对应每一层的停放平台处均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箱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三浦车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三浦车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0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硫电池生产用隔膜热压分切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PCB电路板的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