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装装置及粘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66687.4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8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军;何难;赵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装 装置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组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装装置及粘接设备。该组装装置包括用于夹取被组装工件的夹取机构和用于移载所述夹取机构的移载机构,其中,所述夹取机构包括: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所述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均包括能配合夹持所述被组装工件的第一钳爪,所述第一夹钳和所述第二夹钳单独或共同形成有至少两个第二钳爪,所述第二钳爪能在所述夹取机构夹取所述被组装工件时与所述被组装工件表面的预设部位抵接;及夹钳驱动部,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夹钳和所述第二夹钳相向或背离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组装装置能够适于稳定、准确地拾取被组装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装装置及粘接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一些零部件粘接组装至电子设备的框架内,例如将手机的听/话筒结构支架安装至手机框架上对应开设的安装孔处。为提高生产效率,上述粘接组装作业一般采用粘接设备完成。
粘接设备一般包括能拾取被组装工件的机械手臂,以及能提供被组装工件的上料装置,上料装置一般能够将被组装工件传输至确定的输送路径末端,而现有的机械手则一般通过一对夹钳夹取被组装工件,夹钳夹持过程中直接从被组装工件的两侧施压,易导致被组装工件的姿态偏移,进而出现因被组装工件脱出放置点为而导致夹取失败,拖慢组装作业的生产节拍,效率较低。
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装置及粘接设备,该组装装置能够适于稳定、准确地拾取被组装工件。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装装置,包括用于夹取被组装工件的夹取机构和用于移载所述夹取机构的移载机构,其中,所述夹取机构包括:
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所述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均包括能配合夹持所述被组装工件的第一钳爪,所述第一夹钳和所述第二夹钳单独或共同形成有至少两个第二钳爪,所述第二钳爪能在所述夹取机构夹取所述被组装工件时与所述被组装工件表面的预设部位抵接;及
夹钳驱动部,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夹钳和所述第二夹钳相向或背离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钳爪与所述被组装工件的抵接部位为平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钳爪和所述第二钳爪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夹钳和所述第二夹钳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钳和所述第二夹钳均形成有一个所述第一钳爪和一个所述第二钳爪,两个所述第二钳爪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钳爪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钳的所述第一钳爪和所述第二钳爪形成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第一夹钳的所述第一钳爪和所述第二钳爪之间设置有第一间距;
所述第二夹钳的所述第一钳爪和所述第二钳爪形成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第二夹钳的所述第一钳爪和所述第二钳爪之间设置有第二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移载机构包括:
第一模组,活动端能沿第一方向移动;
第二模组,连接于所述第一模组的活动端,所述第二模组的活动端能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
第三模组,连接于所述第二模组的活动端,所述第三模组的活动端能沿均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移动;
第一转动部,连接于所述第三模组的活动端,所述第一转动部的活动端能沿第一转轴转动;及
第二转动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部的活动端,所述第二转动部的活动端能沿与所述第一转轴垂直的第二转轴转动,所述夹取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活动端。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夹取机构的长轴方向垂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66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