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塞拉门锁定解锁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75304.X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9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廖晓亮;何俊华;邵亮亮;邢映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通达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1/04 | 分类号: | E05B81/04;E05B81/10;E05B81/42;E05B81/08;E05B83/40;E05B8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门 锁定 解锁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塞拉门锁定解锁组件,包括固定架、滑动件、锁定件和电驱动机构,固定架固定在车辆的门驱机构架上,固定架上设置有滑轨,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滑动件的一端与车辆的塞拉门固定连接,塞拉门闭合时,滑动件滑动至滑轨的第一端,锁定件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当锁定件位于锁定位置时,锁定件将滑动件抵紧在滑轨的第一端,当锁定件位于解锁位置时,滑动件能够在滑轨内移动,电驱动机构与锁定件连接,能够驱动锁定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切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塞拉门锁定解锁组件采用电驱动机构提供锁紧力,独立于锁紧气缸的气源动力,对车门实现双重锁定,减少意外发生,极大地提高了车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塞拉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塞拉门锁定解锁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上的塞拉门普遍以气动塞拉门为主,气动塞拉门的车门锁紧力由气缸提供,为了保证在行车过程中车门不被外力打开,车门锁紧力需要足够大。然而,法规要求关门时防夹力要小于150N,所以气缸的锁紧力不能太大,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矛盾。在行车过程中如果应急阀被意外开启,气缸会被物理放气,其锁紧力失效,车门不能被锁紧,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塞拉门锁定解锁组件,其能够对塞拉门进行锁定,完全杜绝行车过程中塞拉门被打开。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塞拉门锁定解锁组件,包括固定架、滑动件、锁定件和电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架固定在车辆的门驱机构架上,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动件的一端与车辆的塞拉门固定连接,所述塞拉门闭合时,所述滑动件滑动至所述滑轨的第一端;所述锁定件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当所述锁定件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件将所述滑动件抵紧在所述滑轨的第一端,当所述锁定件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滑动件能够在所述滑轨内移动;所述电驱动机构与所述锁定件连接,能够驱动所述锁定件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切换。
作为塞拉门锁定解锁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定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门驱机构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锁定件的另一端设有抵紧所述滑动件的凸起部,所述锁定件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凸起部转动,转动的所述凸起部能够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切换。
作为塞拉门锁定解锁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定件设有用于复位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锁定件固定,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所述第一弹性件始终具有驱动所述锁定件朝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的运动趋势。
作为塞拉门锁定解锁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驱动机构包括凸轮和驱动件,所述凸轮通过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凸轮连接,能够驱动所述凸轮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凸轮转动至第一位置时,能够驱动所述锁定件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所述凸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能够驱动所述锁定件位于所述解锁位置。
作为塞拉门锁定解锁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件包括电磁铁、配合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配合件和所述凸轮,所述配合件间隔设置在所述电磁铁的一侧面,所述电磁铁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电磁铁与所述配合件间隔,所述凸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当所述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电磁铁移动至与所述配合件吸合,所述电磁铁通过所述连接件拉动所述凸轮由所述第二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作为塞拉门锁定解锁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轮上设有用于复位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凸轮固定,所述第二弹性件始终具有驱动所述凸轮朝向所述第二位置转动的运动趋势。
作为塞拉门锁定解锁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为柔性件,所述固定架上固定有第一销,所述柔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凸轮连接,所述柔性件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销与所述配合件连接,所述柔性件始终与所述第一销的表面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通达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通达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753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摄像头测距的机器人
- 下一篇:半导体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