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转速工业汽轮机末级的叶片及叶片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84468.9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0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付宇;李文福;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5/14 | 分类号: | F01D5/14;F01D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芦宁宁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速 工业 汽轮机 叶片 组合 | ||
本申请涉及变转速工业汽轮机末级的叶片,叶片包括围带、凸台、叶身和叶根,围带位于叶身的顶部,叶根位于叶身的底部,凸台位于叶身的中部位置;叶身的最大厚度由11mm单调减小至3.5mm;其型线宽度由100mm单调减小至11mm;其节距由25mm单调增加至55.5mm;其截面积由908.5mm2单调减小至133mm2;其安装角由78°单调减小至10°;其前缘小圆半径由2.3mm单调减小至0.6mm;其尾缘小圆半径由1.5mm单调减小至0.5mm,本申请采用全三元流动设计技术,兼顾叶片的静强度,在额定设计工况下,级效率达到在0~8000r/min范围内可靠运行,并具有较高的高效性、安全性及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轮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变转速工业汽轮机末级的叶片及叶片组合。
背景技术
汽轮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高温高压蒸汽穿过固定喷嘴成为加速的气流后喷射到叶片上,使装有叶片排的转子旋转,同时对外做功。随着电力行业对变转速工业汽轮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于变转速工业汽轮机的叶片需求也剧增,怎样提高叶片的高效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特别在变转速汽轮机末级叶片上鲜有突破,大多集中在3000~5500r/min范围内,如何设计出最高转速能够达到8000rpm,且能够满足较高的端负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提高叶片的高效性、安全性及可靠性,并在0~8000r/min范围内安全可靠运行,满足较高的端负荷需求。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变转速工业汽轮机末级的叶片,所述叶片包括围带、凸台、叶身和叶根,所述围带位于叶身的顶部,叶根位于叶身的底部,凸台位于叶身的中部位置;其中,所述叶身(3)从底部到顶部,呈以下规律:最大厚度b由11mm单调减小至3.5mm;其型线宽度Wx由 100mm单调减小至11mm;其节距p由25mm单调增加至55.5mm;102mm≥弦长c≥56mm;其截面积A 由908.5mm2单调减小至133mm2;其安装角a由78°单调减小至10°;其前缘小圆半径r1由2.3mm单调减小至0.6mm;其尾缘小圆半径r2由1.5mm单调减小至0.5mm
优选地,所述围带包括整体呈条状的带体;带体的两侧壁表面为弧状。
优选地,所述带体左右两侧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分别向带体内凹陷,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表面为圆弧面。
优选地,所述围带两端头的结构间可对接;围带的两端头包括第一端头与第二端头;第一端头与第二端头对接的截面呈倒“V”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头凸出呈“V”形的凸起;“V”形的凸起侧边底部设有一卡位口。
优选地,所述卡位口外侧的带体凸出有定位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头凹陷呈“V”形的凹槽;“V”形的凹槽底端设有一缓冲口。
一种变转速工业汽轮机末级的叶片组合,包括叶片,所述叶片沿基点为中心排列,叶片排列类似圆环形,相邻叶片沿基点的圆心夹角相等。
优选地,在静态不工作时:相邻叶片顶部的围带接触性连接,相邻叶片中部的凸台间接触性连接。
优选地,在动态工作时:相邻叶片顶部的围带抵触性连接,相邻叶片中部的凸台间接触性连接。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本申请采用全三元流动设计技术,兼顾叶片的静强度,且在额定设计工况下,级效率达到在0~ 8000r/min范围内依旧可靠运行,并具有较高的高效性、安全性及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844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多肽合成仪的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拖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