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直流汽车充电电源组合捆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97610.3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4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卓越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49;H01M50/264;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徐小淇 |
地址: | 2316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直流 汽车 充电 电源 组合 捆绑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汽车充电电源组合捆绑机构,包括电池组和绑带机构,电池组由多块电池组成,且相邻两块电池之间均留有间距,绑带机构包括纵向开环绑带和横向闭环绑带,纵向开环绑带和横向闭环绑带均套设在电池组的外部,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池技术领域。该高压直流汽车充电电源组合捆绑机构,通过设置多组纵向开环绑带从纵向面将前后两组电池绑定在一起,再利用横向闭环绑带将所有电池以及纵向开环绑带横向绑定在一起,即可牢牢的固定所有电池,安装步骤简单,仅仅简单的套设即可初步固定,而最后利用横向闭环绑带两端齿槽的扣接以及手拧螺栓的紧固,可进行彻底的锁紧,可徒手操作,同时节省了大量的材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直流汽车充电电源组合捆绑机构。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分为传统的铅酸蓄电池和免维护型蓄电池。由于蓄电池采用了铅钙合金做栅架,所以充电时产生的水分解量少,水分蒸发量也低,加上外壳采用密封结构,释放出来的硫酸气体也很少,所以它与传统蓄电池相比,具有不需添加任何液体,对接线桩头,电量储存时间长等优点。汽车铅蓄电池的构造主要有正(负)极板、隔板、电解液、槽壳、连接条和极桩等组成。它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属于直流电源。
现有汽车电源组一般是将各个电池放入壳体内进行组装,有一些则通过钢带等硬质材料将所有电池绑定在一起,但此类固定方式需要使用较多的螺栓进行固定,安装效率较低,同时上述两种方式均是将所有电池靠在一起,电池之间没有间隙或仅有微小的间隙,导致整体的电池组内部热量无法排除,尽在外围散热,散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直流汽车充电电源组合捆绑机构,解决了现有汽车电源组的绑定方式需要使用较多的螺栓进行固定,安装效率较低,同时将所有电池靠在一起,不利于电池组内部散热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压直流汽车充电电源组合捆绑机构,包括电池组和绑带机构,所述电池组由多块电池组成,且相邻两块电池之间均留有间距,所述绑带机构包括纵向开环绑带和横向闭环绑带,所述纵向开环绑带和横向闭环绑带均套设在电池组的外部,且横向闭环绑带还套设在纵向开环绑带前后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纵向开环绑带的前后两侧且位于横向闭环绑带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所述横向闭环绑带的表面且位于与纵向开环绑带相接处的位置开设有拱起结构,所述横向闭环绑带右侧的两端均开设有相适配的错位槽,且两组错位槽的表面均开设有相卡合的齿槽,所述横向闭环绑带右侧的两端且位于错位槽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块,且两个螺纹块之间通过手拧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纵向开环绑带等距分布有多组,且相邻两组纵向开环绑带反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纵向开环绑带的两端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纵向开环绑带和横向闭环绑带的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入电池之间缝隙的限位卡条。
优选的,所述电池组顶部的中间且位于纵向开环绑带的两端之间卡合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风扇盒。
优选的,所述风扇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入电池之间缝隙的十字插块,且十字插块的内部开设有与风扇盒内腔连通的气孔。
优选的,所述风扇盒的前后两侧且位于纵向开环绑带两端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与纵向开环绑带两端的顶部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直流汽车充电电源组合捆绑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卓越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卓越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976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