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启停无油电动空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09459.0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8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仕淼;张挺;陈建翔;杨晓虎;裴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27/00;F04B49/02;F04B49/10;F04B49/06;F04B39/06;F04B39/16;F04B39/12;F04B3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彰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6 | 代理人: | 曹恒涛 |
地址: | 325299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启停无油 电动 空压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启停无油电动空压机,包括电机和位于该电机两侧的两缸活塞,电机的两侧主轴与两活塞的联轴器连接,电机运转带动两缸活塞做交替往复运动,两缸活塞的顶部分别通过气缸盖密封,两侧气缸盖与空心螺栓构成的通路分别通至冷却器内;还包括控制单元,其中,控制单元根据车辆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管路气压,控制所述电机的开启和关闭,电机两侧的主轴上都设置飞轮,电机运转带动飞轮旋转以产生冷却风,一方面,冷却风对活塞的缸体进行冷却,另一方面,部分冷却风从活塞缸体与电机之间的冷却区的通风孔排出,并对控制单元和冷却器进行冷却,解决了无油空压机因采用自润滑而导致的热量不易散发的问题,显著降低了整机以及排气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启停无油电动空压机。
背景技术
空压机采用压力开关和压力传感器实现压力控制。以压力开关为例,当排气压力达到设定压力上限时,则弹簧片动作(弹开)以切断电机接触器的控制电源,电机停止运行后空压机开启高压空气进气阀,并自动释放内部压力,实现卸荷。然而,现有技术下常见的空压机设备通常采用裸机结构,则整车安装选配时,需要将车用的电动空压机先经配型后才能装车。
一般,空压机的配型和安装是由不同厂家、或者不同工序完成,实际工况下,电动空压机配型不合适的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活塞式空压机的运行过程中,因受力不均匀导致工况下整机抖动大;再加上采用自润滑导致运行状态下空压机热量不易排出,致使空压机整机运行温度以及排气温度都较高。为解决该问题,一种容易实现的方法,是单独配置冷却风扇或者风机,对整机以及排风口位置进行冷却,但显然,这种方式一来增加了设备使用成本,二来冷却效率也难以保证,并且,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整机抖动大和热量不易排出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应当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下电动空压机工况下整机抖动大,热量难以散发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简化的结构并易于实现,采用对称设计降低整机振动,增加控制单元实现自我检测和控制,同时能够显著降低空压机排气温度、降低排气管路声噪的自启停无油电动空压机。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自启停无油电动空压机,包括电机和位于该电机两侧的两缸活塞,所述电机的两侧主轴与两所述活塞的联轴器连接,所述电机运转带动两缸活塞做交替往复运动,两缸所述活塞的顶部分别通过气缸盖密封,两侧气缸盖与空心螺栓构成的通路分别通至冷却器内;还包括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逆变单元,当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将其输入端输入的直流电压逆变为所述电机所需的三相交流电压,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车辆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管路气压,控制所述电机的开启和关闭。
优选地,将所述电机与两侧所述活塞的缸体之间围成的两区域定义为冷却区,两冷却区内的电机主轴上分别设置有飞轮,所述冷却区的缸壁上形成多个通风孔,则所述飞轮旋转产生的冷却风对所述活塞进行冷却,并穿过所述通风孔对所述控制单元和冷却器进行冷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通风孔上设置有过滤网。
又优选地,所述气缸盖与所述活塞的排气阀连通,将所述气缸盖与空心螺栓之间的连通区域定义为扩张室,该扩张室上形成有多个过气孔,则,活塞中产生的气体通过排气阀排至所述气缸盖内后,通过所述过气孔进入所述扩张室,再通过扩张室排至空心螺栓内,最终进入至所述冷却器冷却。
还优选地,所述活塞的缸体上设置有轴承,该轴承通过挡圈进行固定,其中,所述联轴器的主动端与所述电机的主轴固定,所述联轴器的从动端分别与所述轴承和所述活塞的连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冷却器内形成多个翅片,并于一侧形成排气接头,其中,两侧所述活塞内的压缩气体排至所述气缸盖后,通过所述空心螺栓进入至所述冷却器内冷却,最后从所述冷却器的排气接头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094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缸盖形位公差测量夹具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