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扭力梁、汽车底盘以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38813.2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2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龚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 | 分类号: | B60G2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邱成杰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力 汽车底盘 以及 汽车 | ||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扭力梁、汽车底盘以及汽车,所述扭力梁包括横梁衬套(10)、开口横梁(20)和分别连接所述开口横梁(20)的两端的两个纵臂(30),所述开口横梁(20)包括主体(21)和设置在所述主体(21)两侧的两个侧壁(22),所述主体(21)与所述两个侧壁(22)形成凹槽状结构,所述横梁衬套(10)设置在所述凹槽状结构中且所述横梁衬套(1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侧壁(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扭力梁具有优秀的侧倾刚度,且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扭力梁、汽车底盘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成熟,各大整车厂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用户在购车时会对整车能耗,性能,售价进行综合评比,进行采购。而要满足用户要求,与其他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就必须对整车重量进行轻量化,性能进行提升,成本进行优化,方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
底盘是整车减重,提升性能,降成本的重点方向,在A0\A\A+这个级别的车辆配置中,扭力梁是最常见的配置。扭力梁在整车性能中对后悬架的操稳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设计中一般在普通横梁中间增加一扭杆来提升侧倾刚度,或是采用管式横梁。但是第一种方式会导致部件的总重量过高,不利于整车的减重;第二种方式具有重量轻的特点,但是成本较高,影响产品的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扭力梁的结构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扭力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扭力梁,所述扭力梁包括横梁衬套、开口横梁和分别连接所述开口横梁的两端的两个纵臂,所述开口横梁包括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两侧的两个侧壁,所述主体与所述两侧的侧壁形成凹槽状结构,所述横梁衬套设置在所述开口横梁形成的凹槽状结构中且所述横梁衬套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侧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横梁衬套能够将开口横梁的两个侧壁连接起来,限制了开口横梁的形变角度,从而提高了扭力梁的侧倾刚度。相对于设置扭杆来提升侧倾刚度的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横梁衬套的重量更轻,使用寿命更长,而相对于采用管式横梁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成本更低,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扭力梁具有优秀的侧倾刚度,且开发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横梁衬套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两个侧壁。
可选地,所述横梁衬套包括本体和从所述本体延伸出的连接脚,所述连接脚和所述两个侧壁上形成有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连接脚螺栓连接所述两个侧壁。
可选地,所述横梁衬套包括四个所述连接脚,所述两个侧壁上各连接有两个所述连接脚。
可选地,所述扭力梁包括两个所述横梁衬套,两个所述横梁衬套沿所述扭力梁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关于所述扭力梁的中部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开口横梁的两端之间的间距为A,所述横梁衬套和最接近的开口横梁的端部的距离为B,其中0.15A≤B≤0.35A。
可选地,所述开口横梁的两端焊接连接两个所述纵臂。
可选地,所述横梁衬套包括橡胶件。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底盘,所述汽车底盘包括如上所述的扭力梁。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底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扭力梁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扭力梁的横梁衬套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扭力梁的横梁衬套的正视图;
图4是图1的扭力梁的横梁衬套的俯视图;
图5是图1的扭力梁的开口横梁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388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性好的护膝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礼品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