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机柜、自动驾驶设备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42451.4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3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温博;王海峰;苑晓雷;贾瑞芳;王亚甲;孙明;郝佳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图森智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H05K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郝志国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机柜 自动 驾驶 设备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机柜、自动驾驶设备及车辆。该车载机柜包括柜体、减震组件及承载板,柜体内部具备容纳空间,减震组件和承载板均设置在柜体内部,其中,减震组件包括调节板和弹性件,调节板通过弹性件竖向设置在柜体内部,承载板活动设置在调节板上。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机柜,弹性件可对机体的震动进行过滤,减小震动对承载板的影响,从而减小震动对承载板所承载的设备的影响,使用时可将服务器、各种传感器、摄像头组合等车载设备安装在承载板上,当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颠簸和大范围晃动时,带来的冲击能够有效地被过滤,保证承载板所承载的设备能够稳定运行,有利于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及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机柜、自动驾驶设备及车辆。
背景技术
公路运输在物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我国,货物运输中的近八成是由公路完成。公路运输中,卡车驾驶的劳动强度大,对无人驾驶技术有切实的需求。无人驾驶就是通过在车身上安装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利用传感器来感知汽车周围的驾驶环境,其中有激光雷达、摄像头组合,再加上精确的GPS定位和毫米波雷达、AI计算终端、图像处理、服务器等。
以上这些硬件和软件载体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来运行,需要稳定的平台进行布置。对于车辆上的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GPS等传感器,目前主要依赖各种稳固的传感器支架。而对于AI计算终端、图像处理设备、车载服务器等车内的无人驾驶相关设备,当前还没有一个能安全稳定承载安装无人驾驶相关设备的结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机柜、自动驾驶设备及车辆,以解决现有的车载支架减震性能较差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载机柜,包括柜体、减震组件及承载板,所述柜体内部具备容纳空间,所述减震组件和所述承载板均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其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调节板和弹性件,所述调节板通过所述弹性件竖向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所述承载板活动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柜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竖向立柱、第一连接梁及第二连接梁;所述竖向立柱为多个,多个所述竖向立柱间隔设置,且沿第一方向成两排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梁沿第一方向设置在竖向立柱的上部及下部,以使属于一排的所述竖向立柱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二连接梁沿第二方向设置在两排所述竖向立柱之间,以使两排所述竖向立柱连接成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排所述竖向立柱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弹性件竖向设置在所述柜体上,所述调节板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柜体连接,所述调节板能够相对柜体竖向运动,且所述调节板能够靠近或远离柜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柜体具有竖向排列的多个定位孔,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柜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承载板为多个,多个所述承载板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减震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减震组件沿所述承载板的周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柜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柜体内部底部设置有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用于支撑靠近所述柜体底部的所述承载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滑轨,所述承载板连接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承载板能够相对所述滑轨滑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自动驾驶设备,包括如前述的车载机柜。
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如前述的自动驾驶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图森智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图森智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424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