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磨制程产品自动装箱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75096.0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1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东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5/18 | 分类号: | B65B35/18;B65B57/14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袁茹坤 |
地址: | 4024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制 产品 自动 装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装箱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打磨制程产品自动装箱线,包括传送带机构、机械手、夹取区和下料架;所述夹取区设置在传送带机构的末端,夹取区包括固定气缸、吸盘拾取器和第一感应开关,所述固定气缸设置在传送带机构的侧边上,所述吸盘拾取器设置在传送带机构的上方,所述吸盘拾取器能够拾取金属外壳,所述第一感应开关与传送带机构平行且能够与金属外壳相抵,所述第一感应开关能够检测金属外壳的位置;所述下料架倾斜设置,下料架上设置有用于装载金属外壳的下料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人工将金属外壳放入下料框时,耗时耗力、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装箱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打磨制程产品自动装箱线。
背景技术
笔记本金属外壳经过打磨后,需要人工将金属外壳转移到下料框内,然后再通过转运设备将下料框转运到下一个工序中。由于下料框中具有若干隔层,每个隔层中仅能放置一块金属外壳,所以工人需要把堆放在一起的金属外壳分开然后再放入到下料框内,耗时耗力,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打磨制程产品自动装箱线,以解决人工将金属外壳放入下料框时,耗时耗力、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打磨制程产品自动装箱线,包括传送带机构、机械手、夹取区和下料架;所述夹取区设置在传送带机构的末端,夹取区包括固定气缸、吸盘拾取器和第一感应开关,所述固定气缸设置在传送带机构的侧边上,所述吸盘拾取器设置在传送带机构的上方,所述吸盘拾取器能够拾取金属外壳,所述第一感应开关与传送带机构平行且能够与金属外壳相抵,所述第一感应开关能够检测金属外壳的位置;所述下料架倾斜设置,下料架上设置有用于装载金属外壳的下料框。
可选地,所述夹取区上设置有两块相对的梯形的导向块。
可选地,所述吸盘拾取器包括吸盘机架、负压装置、吸盘气缸和吸盘板,所述吸盘机架固定设置在传送带机构上,负压装置和吸盘气缸设置在吸盘机架上,所述吸盘板设置在吸盘气缸的输出端上,吸盘板的底部设有四个吸盘本体,所述吸盘本体与负压装置连接。
可选地,所述下料架上设有视觉站、反射开关和限位器,所述视觉站的内壁顶部设有摄像头,视觉站能够进行图片识别处理并向机械手发出启停指令;所述反射开关设置在下料架的侧部,反射开关能够检测下料框的位置并控制限位器的启停,所述限位器伸出时能够阻挡下料框。
可选地,所述下料框内设有若干隔层,每个隔层均能容纳一块金属外壳。
可选地,所述下料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沿着下料架向下滑动。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中无需人工分拣,完全依靠机械手和传送带机构进行传送和分拣工序,相比人工而言效率更高、省时省力。
2、本方案中的第一感应开关能够感应到金属外壳的行进位置,当金属外壳移动到指定位置时,第一感应开关能够控制传送带机构停止,然后同时启动负压装置和吸盘气缸,吸盘气缸带动吸盘板向下移动,吸盘板上的吸盘接触金属外壳后能够将金属外壳吸起。同时下料架的视觉站中如果有下料框,摄像头再拍摄下料框的装料情况,视觉站再向机械手传递控制信号,机械手将金属外壳放入到下料框的空位中。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夹取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东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东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750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