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需外部传感器的伺服直驱推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78113.6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7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巍;王钰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英诺维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1/02 | 分类号: | H02K41/02;H02K11/21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钟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需 外部 传感器 伺服 推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需外部传感器的伺服直驱推杆,包括定子、动子杆以及位置读取模块。定子具有定子线圈及设于定子线圈内的动子活动腔,定子线圈设有多个第一绕组和多个第二绕组,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间隔设置且电流相反流向;动子杆穿设于动子活动腔内,其杆体上设置有一段具有磁能的磁铁段,该磁铁段包括若干N极段和若干S极段且N极段和S极段间隔设置,进而形成能够被读取的增量码道;位置读取模块设于动子活动腔的一端口部内侧台阶处且其上的读头能够读取动子杆上的增量码道。本实用新型的伺服直驱推杆不需要在外部设置位置传感器,其结构简单,精度高和制造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无需外部传感器的伺服直驱推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推杆多是非直驱的结构,其是通过螺杆旋转带动螺母前后伸缩。即使有推杆是直线驱动的,也需要外部接直线编程器进行反馈才能做精确的位移控制。
如图1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螺杆11驱动螺母12前后伸缩的结构图,螺杆11被电机带动旋转,其旋转后驱动螺母12前后移动。
如图2所示,图2为现有技术中推杆直线驱动的结构示意图,传统的推杆直线驱动的结构包括定子21、动子22和传感器尺带23以及读数头24,读数头24侧安装于所述定子21上,动子22与所述传感器尺带23连接且其带动所述传感器尺带23移动,读数头24读取所述传感器尺带23的感应部。
现有的推杆复杂,制造成本高,精度不好控制,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无需外部传感器的伺服直驱推杆,设计该伺服直驱推杆的目的是为了节省成本,提高移动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需外部传感器的伺服直驱推杆,包括:
定子,具有定子线圈及设于所述定子线圈内的动子活动腔,所述定子线圈设有多个第一绕组和多个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间隔设置且电流相反流向;
动子杆,其穿设于所述动子活动腔内,其杆体上设置有一段具有磁能的磁铁段,该磁铁段包括若干N极段和若干S极段且所述N极段和所述S极段间隔设置,进而形成能够被读取的增量码道;
位置读取模块,设于所述动子活动腔的一端口部内侧台阶处且其上的读头能够读取所述动子杆上的增量码道。
进一步的,所述伺服直驱推杆还包括两个轴套,两个轴套套设于所述动子杆上且分置于所述动子活动腔的两端口部。
进一步的,所述轴套为塑料轴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均为三相绕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伺服直驱推杆做直线运动,其不需要外部传感器与动子杆连接,也不需要外部连接直线端解码器,直接将推杆本身的结构特征作为检测对象,通过位置读取模块上的读头直接读取推杆的表面形貌或者磁场方向来做位置反馈,避免了推杆与外部传感器的连接,省掉了外部设置位置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推杆运行精度高和制造成本低。另外,所述位置读取模块与电机是同轴结构,不存在同心误差,不需要连接外部的位置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螺杆驱动螺母前后伸缩的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推杆直线驱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伺服直驱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子杆上的增量码道排布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英诺维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英诺维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781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用炉具台面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自动数控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