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清理可调桨轴内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13406.7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70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男;章锐彪;周炳国;郑张钟;傅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B08B3/08;B08B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徐金杰 |
地址: | 3112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清理 可调 桨轴内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清理可调桨轴内孔的装置,包括进油装置、软管、喷油组合件、支撑体和推动杆,支撑体固定在待清理的桨轴的端面上,推动杆贯穿支撑体,推动杆的一端与设置在桨轴内孔内的喷油组合件相抵,推动杆与支撑体活动连接,使得推动杆沿轴向运动时推动喷油组合件进入桨轴内,推动杆上设有第一通孔,软管设置在第一通孔内,且一端通过油管接头与喷油组合件软管固定,另一端与进油装置固定,喷油组合件上设有与油管接头导通的中心孔,且喷油组合件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多个与中心孔导通的喷油孔。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而且能够有效清理调距桨轴内孔,保证调距桨液压系统油路的清洁,提升船舶推进设备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调桨轴加工清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理可调桨轴内孔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推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调螺旋桨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操纵性,以及更低的油耗,更为绿色环保,因此在各类船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调距桨轴是整个调距桨系统重要的部件。调距桨轴传递发动机功率至螺旋桨,并将螺旋桨产生的推力传递至船体,从而推动船舶航行。调距桨轴的单根轴较长,一般为3至15米,甚至有达到20米左右的长轴;调距桨轴中心为圆柱体通孔结构,内孔中安装有输送液压油的油管,轴内孔与油管之间的空腔通常输送润滑油至桨毂,用于润滑桨毂内的调距机构的各个零件。调距桨轴内孔通过专用的长钻孔设备,加工中心通孔。加工完后,内孔往往残留了不少铁屑和金属颗粒。通常,采用调距桨轴灌入润滑油的方式,来清除杂质,但效果并不理想,往往轴内壁还是附着了不少的颗粒物。随着调距桨系统在船上的不断使用,这些杂质和颗粒物,随着液压油被慢慢的带入至桨毂内,造成调距桨液压系统油压升高,甚至出现桨毂调距机构卡死现象,使得整个调距桨系统失效,威胁船舶的安全。
目前,急需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的设备,并且能有效清洁调距桨轴内孔的装置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容易操作,便于加工制造的用于清理可调桨轴内孔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清理可调桨轴内孔的装置,包括进油装置、软管、喷油组合件、支撑体和推动杆,所述支撑体固定在待清理的桨轴的端面上,所述推动杆贯穿支撑体,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设置在桨轴内孔内的喷油组合件相抵,推动杆与支撑体活动连接,使得推动杆沿轴向运动时推动喷油组合件进入桨轴内,所述推动杆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软管设置在第一通孔内,且一端通过油管接头与喷油组合件固定,另一端与进油装置固定,所述喷油组合件上设有与油管接头导通的中心孔,且喷油组合件上还设有多个与中心孔导通的喷油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油组合件包括分油套、喷油头和压板,所述分油套整体为圆柱体,且一端设有法兰盘,所述分油套中心设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的一端连接有堵头,另一端与油管接头连接,所述分油套上还设有多个与轴向通孔连通的径向孔,所述喷油头套设在分油套上,且一端与法兰盘相抵,另一端通过与分油套固定的压板压紧,所述喷油头内壁上与分油套的径向孔对齐的位置还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喷油头靠近法兰盘的端面上还设有多个与环形槽连通的斜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分油套的侧壁与法兰盘上均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有密封圈,一个密封圈与喷油头的端面接触,另一个密封圈与喷油头的内壁接触,使得液压油不能从分油套与喷油头之间的接触间隙中泄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油头的外壁上还间隔套设有“O”型圈和导向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轴向通孔两端的内壁上设有螺纹;所述堵头采用螺塞,所述螺塞、油管接头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轴向通孔的两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油组合件与推动杆之间还设有垫圈,所述垫圈由两个半圆环形的对分环拼合而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体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用来放入对分环的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134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散热型高低压开关柜
- 下一篇:车门限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