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伤口渗血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17420.4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3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婷婷;杨雪;杨谦梓;熊利泽;董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G08B2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伤口 报警装置 | ||
1.一种伤口渗血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内壳(2),支架(3),透风腔(4),连接杆(5),触点(6),信号发射器(7),吸血纸(8),连接架(9),纽扣电池(10),连接杆一(11),触点一(12),支架一(13),挂耳扣(A),蜂鸣器孔(B)和报警体(C),其中:内壳(2)的外壁通过连接架(9)与外壳(1)的内壁连接;所述支架(3)粘接在内壳(2)内部表面的上端;所述透风腔(4)设置在外壳(1)和内壳(2)的中间;所述连接杆(5)的上端与支架(3)的底端粘接在一起,且连接杆(5)的另一端粘接有触点(6),该触点(6)通过导线穿过连接杆(5)和支架(3)与信号发射器(7)的一端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7)的另一端通过导线穿过支架(3)的内部与纽扣电池(10)的正极连接;所述吸血纸(8)粘接在触点(6)和触点一(12)的表面;所述纽扣电池(10)嵌套在支架(3)与支架一(13)的中间;所述连接杆一(11)的上端与支架一(13)的底端粘接在一起,且连接杆一(11)的另一端粘接有触点一(12),该触点一(12)通过导线穿过连接杆一(11)和支架一(13)与纽扣电池(10)的负极连接;所述挂耳扣(A)的一端与报警体(C)的上端连接,且报警体(C)的表面开有蜂鸣器孔(B);
所述报警体(C)包括蜂鸣器(C1),固定架(C2),纽扣电池一(C3)和信号接收器(C4),且蜂鸣器(C1)粘接在报警体(C)内部表面的一端;所述固定架(C2)粘接在报警体(C)内部的中间,且固定架(C2)的中间嵌套有纽扣电池一(C3);所述信号接收器(C4)粘接在报警体(C)内部表面的另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渗血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和内壳(2)采用圆形纽扣式医用软质塑料,且内壳(2)嵌套在外壳(1)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渗血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风腔(4)采用环形空腔,且透风腔(4)的宽度为1-5mm,并且透风腔(4)的高度为5-1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渗血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6)和触点一(12)采用1-2mm铜丝圆柱体,且触点(6)和触点一(12)嵌套在内壳(2)底端的表面,该触点(6)和触点一(12)共有17个,并且触点(6)和触点一(12)与内壳(2)的连接处做密封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渗血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扣(A)采用医用软质塑料,且挂耳扣(A)为仿人耳的外形,并且挂耳扣(A)的表面包裹一层软质海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174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混凝土搅拌用集尘再利用装置
- 下一篇:混凝土原料称重配料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