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驾驶室用一体扶手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74208.1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28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家磊;高林玉;易斌;王红岩;李元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倍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周国勇 |
地址: | 261101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室 一体 扶手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驾驶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驾驶室用一体扶手,包括固定端、主体部和过渡部,所述固定端连接驾驶室,且所述主体部通过过渡部连接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主体部和过渡部均呈中空设置,且所述固定端、主体部和过渡部通过热气胀一体成型;所述固定端、主体部和过渡部材质为镁铝合金。借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实现车辆轻量化的生产,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能够有效保证扶手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驾驶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驾驶室用一体扶手。
背景技术
现有的驾驶室上车扶手主要使用的材料是钢铁,且多为实心件,耗费原材料多,不利于汽车轻量化的发展。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室用一体扶手,其可以有效实现车辆轻量化生产,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保证扶手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驾驶室用一体扶手,包括固定端、主体部和过渡部,所述固定端连接驾驶室,且所述主体部通过过渡部连接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主体部和过渡部均呈中空设置,且所述固定端、主体部和过渡部通过热气胀一体成型;所述固定端、主体部和过渡部材质为镁铝合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用一体扶手,所述固定端包括上固定端和下固定端,且所述上固定端和下固定端上均设有固定孔,所述上固定端和下固定端呈扁平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用一体扶手,所述主体部包括上主体部、中主体部和下主体部,所述上主体部和下主体部均具有弯折角度,所述中主体部为平直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用一体扶手,所述上主体部的弯折角度大于下主体部的弯折角度,所述中主体部外侧设有防滑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用一体扶手,所述防滑结构为防滑凹槽,且所述防滑凹槽形状为手型轮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用一体扶手,所述上主体部长度小于下主体部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用一体扶手,所述过渡部包括上过渡部和下过渡部,所述上过渡部连接上固定端,所述下过渡部连接下固定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用一体扶手,所述上过渡部与上固定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下过渡部与下固定端之间具有倾斜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用一体扶手,所述主体部内侧设有若干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驾驶室用一体扶手,包括固定端、主体部和过渡部,所述固定端连接驾驶室,且所述主体部通过过渡部连接固定端,通过固定端实现扶手的有效固定,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固定端、主体部和过渡部均呈中空设置,且所述固定端、主体部和过渡部通过热气胀一体成型,通过中空设置且热气胀一体成型的形式,降低扶手的整体之间的连接,进而提高扶手的稳定性,降低后续的检修时间,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所述固定端、主体部和过渡部材质为镁铝合金,通过改变扶手的材质,降低产品重量的同时,能够满足产品的强度需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改变扶手的材质和结构,使其实现车辆轻便化生产,同时能够有效保证扶手在使用过程中的强度,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端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中主体部的剖视图;
在图中,11-上固定端,12-下固定端,21-上主体部,22-中主体部,221-加强筋,23-下主体部,31-上过渡部,32-下过渡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倍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倍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42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