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表面包覆共挤塑料异型材共挤流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9960.1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1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乾斌;朱华;刘军团;杨绍卿;蒋景彩;曲卓;张磊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建园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30 | 分类号: | B29C48/30;B29C48/16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李团胜 |
地址: | 471900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包覆共挤 塑料 异型 材共挤流道 结构 | ||
1.一种表面包覆共挤塑料异型材共挤流道结构,包括共挤机接口板(1)、分流板(2)、流道转向板(3)和成型板(4),其特征是:所述的共挤机接口板(1)、分流板(2)、流道转向板(3)和成型板(4)依次排列组装在一起,共同组合成表面包覆共挤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头的共挤成型模具;所述的共挤机接口板(1)上设置有共挤接口(5)、共挤主流道(6)和主流道出口(7),共挤接口(5)与共挤机连接,主流道出口(7)与分流板(2)上的共挤流道进口对接;所述的分流板(2)的共挤流道进口处设置成两个分流支流道(8),两个分流支流道(8)分别延伸到分流板(2)的出口端面,拐弯到分流板(2)与流道转向板(3)的结合面上,与流道转向板(3)入口面的流道对接;所述的流道转向板(3)上设置有与分流板(2)结合面上的两条分流支流道(8)相对应的分支流道,二者对接后形成两条组合支流道A(9),流道转向板(3)的出口流道与成型板(4)的入口流道对接,二者结合后形成两条组合支流道B(10),组合支流道A(9)与组合支流道B(10)通过穿过流道转向板(3)对接的流道孔(11)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成型板(4)上设置的入口流道分别与流道转向板(3)的出口流道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包覆共挤塑料异型材共挤流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穿过流道转向板(3)的连接组合支流道A(9)与组合支流道B(10)的流道孔(11)设置为两个带角度的倾斜的圆形流道孔,两个流道孔(11)之间对接部分采用过渡圆弧Ⅰ(1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包覆共挤塑料异型材共挤流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穿过流道转向板(3)的流道孔(11)与分流板(2)流道对接的组合支流道A(9)和与成型板(4)流道对接的组合支流道B(10)的外端连接部分均采用过渡圆弧Ⅱ(1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包覆共挤塑料异型材共挤流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流道转向板(3)上的流道出口处依次设置有衣架流道(12)、均压环(13)和成型段(14),成型段(14)与共挤流道的汇流处(1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表面包覆共挤塑料异型材共挤流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过渡圆弧Ⅰ(16)的圆弧半径与圆形的流道孔(11)直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表面包覆共挤塑料异型材共挤流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过渡圆弧Ⅱ(17)的圆弧半径与组合支流道A(9)和组合支流道B(10)的流道孔直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包覆共挤塑料异型材共挤流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穿过流道转向板(3)的两个对接的流道孔(11)与组合支流道A(9)和组合支流道B(10)的偏转角为6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包覆共挤塑料异型材共挤流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流板(2)上的两个分流支流道(8)之间的夹角为8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包覆共挤塑料异型材共挤流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流板(2)的两个分流支流道(8)的出口流道与流道转向板(3)的入口流道对接处圆弧过渡,该圆弧半径与组合支流道A(9)的直径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包覆共挤塑料异型材共挤流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共挤机接口板(1)与分流板(2)的结合面处的分流支流道(8)对接处圆弧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建园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市建园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99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盾构机
- 下一篇:一种触摸型高低增益电视信号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