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正装四筒前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24193.5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2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金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06 | 分类号: | F16F9/06;F16F9/32;F16F9/36;F16F9/34;F16F9/43;F16F13/00;B62K25/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柯玉珊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正装四筒前 减震器 | ||
1.一种铝合金正装四筒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筒组件、前叉管组件、定位管组件、充气瓶组件和压缩调节阀组件;
所述减震筒组件设有第一腔室,所述前叉管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定位管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定位管组件伸入所述前叉管组件的内腔中;
所述定位管组件设有第二腔室,所述定位管组件包括将所述前叉管组件的内腔分隔为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的第一分隔件,所述第一分隔件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第四腔室的第一通道;
所述前叉管组件包括将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分隔的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二分隔件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的第二通道;
所述充气瓶组件的内腔通过第三分隔件分隔为第五腔室和第六腔室,所述第五腔室通过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所述第一腔室依次通过第四通道和压缩调节阀组件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五腔室内填充有减震油,所述第六腔室内填充有氮气,所述第四腔室内填充有减震油和氮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正装四筒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筒组件包括内部中空的减震筒壳体,所述第一腔室设置在所述减震筒壳体内,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通过第一密封组件与所述前叉管组件过盈配合,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与所述定位管组件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正装四筒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两级以上沿平行于所述减震筒壳体的轴线的方向依次嵌设在所述减震筒壳体的内壁上的内密封圈,所述内密封圈与所述前叉管组件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正装四筒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管组件还包括内部中空的定位管壳体,所述第二腔室设置在所述定位管壳体内,所述第一分隔件包括底座和外密封圈,所述底座与所述定位管壳体螺纹配合,所述外密封圈嵌设在所述底座的外壁上,所述外密封圈与所述前叉管组件过盈配合,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合金正装四筒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正装四筒前减震器还包括复原调节阀组件,所述定位管组件还包括驱动芯杆,所述复原调节阀组件用以驱动所述驱动芯杆在所述第二腔室中移动,所述定位管壳体的侧壁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第五通道,所述驱动芯杆上设有用以封堵所述第五通道的第二密封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正装四筒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调节活塞,所述调节活塞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第四腔室的第六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正装四筒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正装四筒前减震器还包括铝座,所述铝座上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第四安装槽和第五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第四安装槽和第五安装槽依次对应安装所述减震筒组件、定位管组件、充气瓶组件、压缩调节阀组件和复原调节阀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正装四筒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管组件还包括内部中空的前叉管壳体,所述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均设置在所述前叉管壳体内,所述第二分隔件包括弹性支承套,所述前叉管壳体的内壁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弹性支承套分别与所述定位管组件和环形安装槽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通道由弹性支承套和环形安装槽围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正装四筒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室中设有用以连接前叉管组件和定位管组件的第一弹簧,所述第四腔室中设有用以连接前叉管组件和定位管组件的第二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正装四筒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瓶组件包括气瓶主体,所述第五腔室和第六腔室均设置在所述气瓶主体内,所述第三分隔件包括浮动活塞和浮动密封环,所述浮动活塞与所述气瓶主体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浮动活塞的外壁设有第一环形装配槽,所述浮动密封环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装配槽内,所述浮动密封环与所述第一环形装配槽间隙配合,所述浮动密封环与所述气瓶主体的内壁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金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金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41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压缩空气冷却保护的炉内换热管壁温监测的装置
- 下一篇:烟道内置式喷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