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箱包的防轮毂与轮轴打滑的轮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25198.X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1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波;陆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群悦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3/00 | 分类号: | B60B33/00;B60B37/00;A45C13/00;A45C5/14;A45C5/04 |
代理公司: | 温州宏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08 | 代理人: | 戴伟洲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箱包 轮毂 轮轴 打滑 结构 | ||
用于箱包的防轮毂与轮轴打滑的轮轴结构,包括轮架、用于保护轮架的轮壳和滑动连接于轮架的轮毂,所述轮毂与轮架之间设有轮轴,所述轮毂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轮轴的直径大小相适配,所述轮轴上设有若干个凸块,轮毂上的通孔内壁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凸块与限位槽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所述凸块与限位槽的数量相同,所述凸块使用橡胶材质,当轮轴与轮毂装配在一起时,凸块与限位槽的位置一一对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配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箱包的防轮毂与轮轴打滑的轮轴结构。
背景技术
在箱包中,万向轮是现有箱包中常用的配件,现用的万向轮一般包括轮毂、轮架和轮壳,其中轮毂与轮架通过轮轴连接,经过长期使用后,轮毂、轮架与轮轴之间经过长期磨损,容易出现打滑现象,这种打滑现象会导致轮毂滑动时的力传递性能降低,使用者滑动箱包会更加费力,另外,长期处于打滑状态后,会加大轮轴与轮毂之间的磨损程度,轮轴存在断裂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轮轴强度、放置轮轴与轮毂之间打滑的用于箱包的防轮毂与轮轴打滑的轮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用于箱包的防轮毂与轮轴打滑的轮轴结构,包括轮架、用于保护轮架的轮壳和滑动连接于轮架的轮毂,所述轮毂与轮架之间设有轮轴,所述轮毂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轮轴的直径大小相适配,所述轮轴上设有若干个凸块,轮毂上的通孔内壁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凸块与限位槽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所述凸块与限位槽的数量相同,所述凸块使用橡胶材质,当轮轴与轮毂装配在一起时,凸块与限位槽的位置一一对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轮轴上设有若干个凸块,轮毂上的通孔内壁设有若干个限位槽,且凸块使用橡胶材质,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可以将轮轴通过通孔塞入轮毂内,然后将凸块的位置对准限位槽的位置,将凸块一一对应地塞入限位槽内,凸块一方面可以加强轮轴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轮毂与轮轴打滑,保证两者可以紧密接触,提高使用者推动箱包时的力传递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凸块呈两排均匀分布于轮轴上,凸块分为第一排凸块和第二排凸块,所述第一排凸块中的凸块的位置位于第二排凸块中的凸块之间,所述第一排凸块中的两个凸块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二排凸块中的凸块的长度,所述第二排凸块中的两个凸块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排凸块中的凸块的长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凸块呈两排均匀分布于轮轴上,可以进一步提高轮毂与轮轴连接的稳定性,防止轮毂与轮轴之间出现打滑现象,另外,由于第一排凸块中的两个凸块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二排凸块中的凸块的长度,第一排凸块中的凸块的位置位于第二排凸块中的凸块之间,可以保证凸块可以顺利地安装入轮毂上的限位槽内,不会出现错位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轮毂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轮轴包括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所述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分别与两个轮毂连接,所述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分别通过铆接方式连接于轮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市面上很多箱包使用的是双轮箱包,即一个轮架上设有两个轮毂,对于这种箱包,为了方便轮毂与轮轴之间的装配,通过采用分体式的结构,设置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且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分别通过铆接方式连接于轮架,这样可以提高轮毂和轮轴之间装配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与轮毂的接触端分别设有垫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与轮毂的接触端分别设有垫圈,可以进一步提高轮毂与轮轴连接的稳定性,防止轮毂与轮轴之间出现打滑现象。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用于箱包的防轮毂与轮轴打滑的轮轴结构中轮毂与轮轴装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用于箱包的防轮毂与轮轴打滑的轮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群悦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群悦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51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垃圾破袋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多向安装的立柱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