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摆动或启停复杂工况的船舶尾气洗涤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25424.4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0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郑成航;刘少俊;戴豪波;朱松强;沈海涛;范海东;李清毅;张涌新;周灿;岑可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1/00 | 分类号: | B01D51/00;B01D51/02;B01D51/10;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郑芳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摆动 复杂 工况 船舶 尾气 洗涤 净化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合摆动或启停复杂工况的船舶尾气洗涤净化系统,包括连通的尾气预洗涤湍流调温段、紧凑型高效强化传质洗涤塔和多因子灵活调控系统。本实用新型针对不同海域、不同排放要求、不同气象条件、不同船舶发动机/运行工况等复杂条件下多种吸收剂SO2高效稳定低成本脱除的难题,提供了一种适合摆动或启停复杂工况的船舶尾气洗涤净化系统,通过预洗涤湍流调温段快速调温‑液体再分配构件强化气液混合‑多因子灵活协同调控等装置,实现了船舶尾气多种污染物尤其是SO2的低成本高效脱除,解决了塔体摆动、船舶快速启停、海水变化等工况下的高效稳定脱硫难题,为船舶尾气污染物的高效稳定安全可靠脱除提供支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合摆动或启停复杂工况的船舶尾气洗涤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物减排已取得显著进展,船舶尾气污染物排放问题日益凸显。我国船舶排放SO2数量巨大,且大部分船舶污染物排放在近海区域,已成为沿海地区和港口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目前达到硫排放指标的方法主要为:低硫油或替代燃料,加装船舶尾气洗涤装置。使用低硫油或替代燃料的成本相对较高,加装船舶烟气洗涤装置是控制船舶SO2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船舶机舱场地空间受限,对吸收剂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要求高,还面临着风暴、海浪等条件下摆动等问题,针对不同船舶/机型、不同吸收剂、不同海域工况,如何实现高效稳定低成本脱硫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不同海域、不同排放要求、不同气象条件、不同船舶发动机/运行工况等复杂条件下多种吸收剂SO2高效稳定低成本脱除的难题,提供了一种适合摆动或启停复杂工况的船舶尾气洗涤净化系统,通过预洗涤湍流调温段快速调温-液体再分配构件强化气液混合-多因子灵活协同调控等装置,实现了船舶尾气多种污染物尤其是SO2的低成本高效脱除,解决了塔体摆动、船舶快速启停、海水变化等工况下的高效稳定脱硫难题,为船舶尾气污染物的高效稳定安全可靠脱除提供支撑。
一种适合摆动或启停复杂工况的船舶尾气洗涤净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连通的尾气预洗涤湍流调温段、紧凑型高效强化传质洗涤塔和多因子灵活调控系统;
针对船舶发动机/运行工况波动频繁,排放尾气流量波动范围大(10%~100%),导致尾气预洗涤湍流调温段速度场、浓度场、温度场等难以随负荷灵活调控,根据不同航行需要,所述尾气预洗涤湍流调温段包括一个以上尾气预洗涤湍流调温段分支,以实现高温尾气快速降温,便于灵活调控入塔尾气流场,实现高温尾气快速降温;所述尾气预洗涤湍流调温段分支包括由上至下顺次设置的预洗涤降温段、湍流强化混合段、降温整流段,所述预洗涤降温层的入口端设有第一降温喷淋预洗涤层,湍流强化混合段的上端设有第二降温喷淋预洗涤层;
尾气预洗涤湍流调温段与尾气通道相连通,所述尾气通道内设置防摆动导流叶片;
所述紧凑型高效强化传质洗涤塔包括由下而上顺次设置有集液区、适合摆动的多区强化传质层、适合摆动的液相回聚再分布环、适合摆动的液气比调控层、涡流团聚装置和除雾器,所述适合摆动的多区强化传质层由多个小孔波纹板持液区组成,所述适合摆动的液气比调控层包括变频循环泵、喷淋管、防摆动喷嘴和管路切换装置,所述防摆动喷嘴设置在喷淋管上,变频循环泵通过管路切换装置与喷淋管相连通;
所述多因子灵活调控系统包括洗涤液循环罐、洗涤剂添加管道、海水管道、监测装置和洗涤剂切换装置,所述洗涤液循环罐分别与洗涤剂切换装置、监测装置相连接,所述洗涤液循环罐通过变频循环泵、管路切换装置与喷淋管相连通,所述洗涤剂切换装置分别与洗涤剂添加管道、海水管道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降温喷淋层布置于所述预洗涤降温段入口端和湍流强化混合段上端,连有电动阀实现降温预洗涤液的调控分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54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