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0010.0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9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胡世雄;黄成;陈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25 | 分类号: | F21S41/25;F21S41/30;F21S45/47;F21S45/33;B60Q1/04;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照明 装置 | ||
1.一种汽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近光入射光学系统,用于产生第一光束;
第一远光入射光学系统,用于产生第二光束;
第二远光入射光学系统,用于产生第三光束;
出光透镜(601),用于收集所述部分第一光束及部分第二光束以输出近光照明,或收集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以输出第一远光照明,或用于收集所述第一光束、所述第二光束和所述第三光束并输出第二远光照明;
远近光变换装置(501),设置于所述第一远光入射光学系统和所述出光透镜(601)之间;当所述近光入射光学系统产生第一光束,所述第一远光入射光学系统产生第二光束时,所述远近光变换装置(501)移入光路以遮挡部分所述第一光束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光束,以使所述出光透镜(601)输出近光照明;所述远近光变换装置(501)移出光路,以使所述出光透镜(601)输出第一远光照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照明装置还包括散热基板(401),所述散热基板(401)一侧安装所述近光入射光学系统和所述第一远光入射光学系统,另一侧安装所述第二远光入射光学系统;所述近光入射光学系统和所述第一远光入射光学系统、所述第二远光入射光学系统均包括光源和用于对所述光源的光束进行反射的反射装置,且所述近光入射光学系统和所述第一远光入射光学系统、所述第二远光入射光学系统的光源在散热基板(401)的横向方向上错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远光入射光学系统包括第二远光光源(301)、小透镜(302)、波长转换装置(304)、第二远光反射装置(305),所述第二远光光源(301)为激光光源,所述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发光经所述小透镜(302)聚集到所述波长转换装置(304),经波长转换装置(304)转换过的激发光形成受激光,所述受激光和部分未被波长转换装置(304)转换的激发光由所述波长转换装置(304)反射到所述第二远光反射装置(305),再由所述第二远光反射装置(305)反射到所述出光透镜(601);
或,所述第二远光入射光学系统包括第二远光光源(301)、第二远光反射装置(305),所述第二远光光源(301)为LED光源,所述LED光源所发出的光束经所述第二远光反射装置(305)反射后入射到所述出光透镜(6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远光反射装置(305)为反光杯;所述波长转换装置(304)具有波长转换面,所述第二远光反射装置(305)的焦点位于所述波长转换面上;所述激发光经小透镜(302)聚集到所述波长转换面上的聚焦点与所述第二远光反射装置(305)的焦点重合;所述激光光源所发出的激发光经所述小透镜(302)聚集到所述波长转换面上,并由所述波长转换面转换形成受激光,所述受激光和部分未被波长转换装置(304)转换的激发光由所述波长转换面反射到所述第二远光反射装置(305),再由所述第二远光反射装置(305)反射到所述出光透镜(6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照明装置还包括光学扩散片(303),所述光学扩散片(303)位于所述小透镜(302)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304)之间;所述光学扩散片(303)用于收集经由所述小透镜(302)出射的激发光,并将所述激发光匀化后入射到波长转换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远光反射装置(305)与所述散热基板(401)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发光通过所述间隙入射到所述波长转换装置(304),且所述激发光的光轴与所述散热基板(401)在横向方向上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面为倾斜面,所述波长转换面所在平面与所述激发光的光轴夹角为30-6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00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