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含油隧道废水的一体化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4652.8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6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谷世平;唐定胜;王培文;卢达文;蔡建伟;张开腾;范功端;陈卓艺;杨尚武;林久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含油 隧道 废水 一体化 处理 系统 | ||
1.一种用于含油隧道废水的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剂投加装置、混凝反应池(6)、气浮-膜生物反应池(19)和出水箱(16);所述混凝剂投加装置包括混凝剂投加箱(2)、加药泵(4)、管道混合器(3),用于向混凝反应池(6)投加混凝剂;所述混凝反应池(6)中设置有多桨搅拌机(7)进行机械搅拌,混凝反应池(6)的顶部靠进水口一侧设置有堰式配水槽(5),混凝反应池(6)与气浮-膜生物反应池(19)之间设有沉淀池(18),混凝反应池(6)与沉淀池(18)之间由穿孔花墙(10)分隔,沉淀池(18)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8)和排泥阀门(9),沉淀池(18)与气浮-膜生物反应池(19)之间由过水堰板(11)分隔,气浮-膜生物反应池(19)内设置有膜生物反应器(12)和盘式曝气管(13),所述盘式曝气管(13)与溶气泵(17)相连用于实现反应池底部曝气,溶气泵(17)的另一端与出水箱(16)相连,膜生物反应器(12)通过抽吸泵(15)、出水管(20)与出水箱(16)相连,所述气浮-膜生物反应池(19)的顶部外周设置有浮渣槽(14);所述混凝反应池(6)、沉淀池(18)、气浮-膜生物反应池(19)一体设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含油隧道废水的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堰式配水槽(5)设有高侧堰壁和低侧堰壁;所述堰式配水槽的高侧堰壁与进水管(1)连通,堰式配水槽的低侧堰壁通向混凝反应池。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含油隧道废水的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12)选用浸没式MBR膜,膜生物反应器(12)至少为两个,并联设置在盘式曝气管(13)的正上方。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含油隧道废水的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式曝气管(13)由从外到内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二、三、四环组成,位于第一环的曝气口朝向内侧倾斜,位于第二环的曝气口竖直向上,位于第三环的曝气口朝向外侧倾斜,位于第四环的曝气口朝向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46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清洗实验容器电动刷
- 下一篇:一种间歇式隧道废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