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含油隧道废水的一体化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4652.8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6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谷世平;唐定胜;王培文;卢达文;蔡建伟;张开腾;范功端;陈卓艺;杨尚武;林久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含油 隧道 废水 一体化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含油隧道废水的一体化处理系统,混凝反应池中设置有多桨搅拌机,混凝反应池的顶部靠进水口一侧设置有堰式配水槽,混凝反应池与沉淀池之间由穿孔花墙分隔,沉淀池与气浮‑膜生物反应池之间由过水堰板分隔,气浮‑膜生物反应池内设置有膜生物反应器和盘式曝气管,盘式曝气管与溶气泵相连,溶气泵的另一端与出水箱相连,膜生物反应器通过抽吸泵、出水管与出水箱相连,所述气浮‑膜生物反应池的顶部外周设置有浮渣槽;所述混凝反应池、沉淀池、气浮‑膜生物反应池一体设置。集混凝、气浮和膜生物反应器于一体,以解决现有隧道废水处理中设备占地面积大,运行管理困难,出水水质不稳定,无法保证达标排放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含油隧道废水的混凝、气浮和膜生物反应器的一体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工程是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常见的大型控制性工程,施工期间对原有的环境状态会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并可能使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其中施工期废水是主要的污染源。公路隧道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来自:1.隧道穿越不良地质单元时,产生的涌水;2.施工设备,如钻机等产生的废水;3.隧道爆破后用于降尘的水;4.喷射混凝土和注浆产生的废水以及基岩裂隙水等。施工废水的主要成分有泥浆、岩石、无机盐、有机处理剂等。由于公路隧道施工期生产废水的水质特征和产生量不固定,并且影响因素众多,大多数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对隧道施工期废水来源和取样分析其中主要污染物的特性,指出施工废水的主要污染问题是悬浮物浓度高、pH值较高以及含有一定的油性物质,其中重点处理因子是悬浮物浓度。由于隧道施工场地有限,修筑大型的沉淀池难度较大,因此废水沉淀的时间较短导致废水中的SS不能全部去除。
目前我国隧道施工中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是将废水引到沉淀池,让其停留一定的时间,以待悬浮物沉淀后排放。另外由于隧道开挖地区腹地通常不大,利用面积相当有限,设置大型沉淀池非常困难,致使废水沉降时间不足,只能去除废水中部分SS。目前多是不加任何措施就直接排入自然渠道,因而隧道废水通常是超标排放。随着污水排放提标政策的出台,现有技术不能满足提标后的排放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集混凝、气浮和膜生物反应器于一体的含油隧道废水的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隧道废水处理中设备占地面积大,运行管理困难,出水水质不稳定,无法保证达标排放等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含油隧道废水的一体化处理系统,包括混凝剂投加装置、混凝反应池、气浮-膜生物反应池和出水箱;所述混凝剂投加装置包括混凝剂投加箱、加药泵、管道混合器,用于向混凝反应池投加混凝剂;所述混凝反应池中设置有多桨搅拌机进行机械搅拌,混凝反应池的顶部靠进水口一侧设置有堰式配水槽,混凝反应池与气浮-膜生物反应池之间设有沉淀池,混凝反应池与沉淀池之间由穿孔花墙分隔,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和排泥阀门,沉淀池与气浮-膜生物反应池之间由过水堰板分隔,气浮-膜生物反应池内设置有膜生物反应器和盘式曝气管,所述盘式曝气管与溶气泵相连用于实现反应池底部曝气,溶气泵的另一端与出水箱相连,膜生物反应器通过抽吸泵、出水管与出水箱相连,所述气浮-膜生物反应池的顶部外周设置有浮渣槽;所述混凝反应池、沉淀池、气浮-膜生物反应池一体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堰式配水槽设有高侧堰壁和低侧堰壁;所述堰式配水槽的高侧堰壁与进水管连通,堰式配水槽的低侧堰壁通向混凝反应池。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膜生物反应器选用浸没式MBR膜,膜生物反应器至少为两个,并联设置在盘式曝气管的正上方。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盘式曝气管由从外到内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二、三、四环组成,位于第一环的曝气口朝向内侧倾斜,位于第二环的曝气口竖直向上,位于第三环的曝气口朝向外侧倾斜,位于第四环的曝气口朝向内侧。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间歇式隧道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上述的用于含油隧道废水的一体化处理系统,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46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清洗实验容器电动刷
- 下一篇:一种间歇式隧道废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