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曳引电梯超速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56254.6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56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孟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景奥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18 | 分类号: | B66B5/18;B66B5/04;F16D65/06;F16D65/16;F16D65/807;F16D121/24;F16D121/14;F16D123/00;F16D12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蔡宗慧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超速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曳引电梯超速保护装置,包括主体、滚轮、速度传感器和预留孔,所述主体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预留孔,所述主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轮,且滚轮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速度传感器,所述主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主体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臂,且夹臂的一侧均设置有替换结构,所述主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降温结构,所述降温结构包括有第一连杆、盖体、干冰盒、第二连杆、滑块和滑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臂的一侧设置有卡槽,将固定块卡合固定到卡槽的内部,并通过尖刺对固定块进行固定,可对固定块进行替换,耐磨层可以降低刹车片磨损的程度,增加刹车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曳引电梯超速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也越来越先进,随着电梯的发明和普及,渐渐替代了人工爬楼和日常送货等,不仅节省了人们爬楼的时间,也方便了人们搬家送货的效率,曳引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的危险情况,所以就需要各种的保护装置,比如电梯运行过速,就需要使用电梯超速保护装置:
传统的曳引电梯超速保护装置,由于安全性能低,在对电梯进行超速保护的过程中,无法很好的对固定柱进行降温冷却,会产生火花,造成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曳引电梯超速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安全性能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曳引电梯超速保护装置,包括主体、滚轮、速度传感器和预留孔,所述主体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预留孔,所述主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轮,且滚轮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速度传感器,所述主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主体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臂,且夹臂的一侧均设置有替换结构,所述主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降温结构,所述降温结构包括有第一连杆、盖体、干冰盒、第二连杆、滑块和滑槽,所述干冰盒固定连接在主体内部的底端,所述干冰盒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顶端均活动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盖体的一侧均活动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活动铰接有第一连杆,且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夹臂的底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间位置处与主体活动铰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一螺纹杆、活动块、第二螺纹杆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螺纹杆活动连接在主体内部一侧的顶端,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的外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块。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内部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活动块通过内螺纹与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均关于干冰盒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替换结构包括有尖刺、卡槽、耐磨层、刹车片和固定块,所述卡槽均设置在夹臂的一侧,所述卡槽内部的一侧皆均匀固定连接有尖刺,所述卡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刹车片,且刹车片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耐磨层。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外径小于卡槽的内径,所述卡槽与固定块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曳引电梯超速保护装置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主体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臂,夹臂向内夹持的过程中,在第一连杆的作用下,会通过第二连杆带动干冰盒顶端两侧的盖体打开,滑块和滑槽对盖体进行限位,当干冰盒打开后,干冰盒内部的干冰会泄露,对减速过程中的固定柱进行降温,避免危险;
(2)通过在第二螺纹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启动带动第二螺纹杆和第一螺纹杆转动,由于第二螺纹杆和第一螺纹杆外侧的螺纹呈相反设置,且由于第二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与活动块之间构成螺纹连接,可带动夹臂对固定柱进行夹持降速,对电梯进行超速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景奥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景奥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562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工程用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建筑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