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作业车辆臂架系统和作业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65022.7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9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峰;刘恒拓;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A6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汪海屏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车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作业车辆臂架系统和作业车辆。作业车辆臂架系统包括:第一节臂;破除臂,一端与第一节臂转动连接;第二节臂,一端与第一节臂远离破除臂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连杆机构,与第一节臂和第二节臂分别转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节臂展开或使得第一节臂折叠,且在折叠状态下,第一节臂与破除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节臂的下方,且破除臂与第一节臂可分别呈水平布设。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驱动连杆机构实现了破除臂对建筑物能够进行立面拆除、顶面拆除,提高了作业车辆臂架系统的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消防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作业车辆臂架系统和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破拆消防车的臂架多采用伸缩+折叠或曲臂方式,展开的工作幅度和工作范围有限。由于工作幅度等不足,一般只用来进行砖木和低矮建筑物的破拆,且只能进行立面破拆,打开通道时往往排烟效果不佳。当遇到大跨度空间仓库和厂房时,就更加凸显其不足,有可能完不成破拆救援任务,更不用说来进行顶部破拆救援。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物流、仓库、厂房高度集中,通常遇到复杂救援情况,在消防救援中不仅要能进行各种破拆作业,还要具备复杂的破拆能力,比如顶部破拆、跨障碍破拆等。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车辆臂架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车辆。
为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目的,提供了一种作业车辆臂架系统,包括:第一节臂;破除臂,一端与第一节臂转动连接;第二节臂,一端与第一节臂远离破除臂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连杆机构,与第一节臂和第二节臂分别转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节臂相对第二节臂展开或折叠,且在折叠状态下,第一节臂与破除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节臂的下方,且破除臂与第一节臂可分别呈水平布设。
在该技术方案中,作业车辆臂架系统整体采用折叠式臂架结构,作业车辆臂架系统由三节以上的多个节臂组成,多个节臂依次相互转动连接成条状结构,相邻的两个节臂可进行通过铰接实现转动连接,然后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相互转动连接的节臂可旋转一定角度,使得作业车辆臂架系统展开后具有较大的幅度和高度,收拢时能满足法规尺寸要求,方便操作和运输转场。具体地,第一节臂与第二节臂之间设置第一驱动连杆机构,可用于驱动第一节臂相对第二节臂向上展开,或使得第一节臂相对第二节臂向下折叠。也就是,作业车辆臂架系统在折叠后,第一节臂可折叠于第二节臂的下方。另外,第一节臂可展开的角度可达到220°以上,当在作业车辆臂架系统的末端连接破除臂,不仅能进行立面破拆,还能进行顶部破拆和跨障碍物拆除,大大提高了作业车辆臂架系统的破拆能力。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驱动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机构,设于第一节臂与第二节臂之间,且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一节臂和第二节臂分别转动连接;第一驱动机构,一端与第二节臂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机构转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杆机构转动连接于第一节臂与第二节臂之间,第一驱动机构可以采用油缸或齿轮与马达组合的驱动形式,本实施例以油缸为例,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与第二节臂以铰接实现转动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机构以铰接实现转动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的伸长,可驱动第一连杆机构使得第一节臂能够大幅度地展开,第一节臂可展开的角度可达到220°以上,从而可以保证破除臂能够对建筑物进行顶部破拆,进步一保证了作业车辆臂架系统的破拆能力。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杆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连杆,分别通过其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节臂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二连杆,分别通过其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节臂的相对两侧,且分别通过另一端与第一驱动机构转动连接;其中,两个第一连杆分别通过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50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调节引射器
- 下一篇:一种自卸车尾门电动液压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