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架段套轨新型减振轨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68735.9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7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钱程;陆云;吴俊;宫寅;刘东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周宇凡 |
地址: | 20007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架段套轨 新型 轨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高架段套轨新型减振轨道结构,包括公共轨、内侧轨和外侧轨,其中公共轨和外侧轨构成一轨道,公共轨和内侧轨构成另一轨道;在公共轨、内侧轨以及外侧轨下方均相独立地设置有道床基础,各道床基础架设在混凝土挡台底座上且道床基础与混凝土挡台底座之间设置有减振垫;公共轨、内侧轨以及外侧轨的各道床基础之间通过连接钢管构成整体式的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用于既有铁路无砟轨道改造或新建市域、城际轨道交通线路,为穿越城区的高架线套轨铁路提供了减振设计方案,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应用范围广;刚度大、稳定性好,并具有显著的减振效果;结构简单、合理,施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高架段套轨新型减振轨道结构,可用于既有铁路无砟轨道改造或新建市域、城际轨道交通线路,为穿越城区的高架线套轨铁路提供了减振设计方案。
背景技术
1、非洲、孟加拉国、越南、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年代较早且陈旧落后,线路主要技术标准较低,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快速旅行要求。窄轨距升级改造为宽轨距的铁路需求日益迫切,套轨铁路作为一种过渡形式的铁路,在输送能力上可以满足需求,在经济上可以降低工程造价节省投资,是对窄轨距升级改造为宽轨距有迫切需求国家的必然选择。
2、套轨铁路形式以有砟轨道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将高平顺性、舒适性及安全性的无砟轨道形式引入套轨铁路中。
3、国际上对于穿越城区的套轨铁路目前尚无减振设计方案,为了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针对套轨铁路的特点研究相适应匹配的减振轨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架段套轨新型减振轨道结构,通过使轨道结构构成整体式的框架结构,实现无砟轨道形式的套轨铁路的设计,同时具备优异的减振效果。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用于高架段套轨新型减振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公共轨、内侧轨和外侧轨,其中所述公共轨和所述外侧轨构成一轨道,所述公共轨和所述内侧轨构成另一轨道;在所述公共轨、所述内侧轨以及所述外侧轨下方均相独立地设置有道床基础,各所述道床基础架设在混凝土挡台底座上且所述道床基础与所述混凝土挡台底座之间设置有减振垫;所述公共轨、所述内侧轨以及所述外侧轨的各所述道床基础之间通过连接钢管构成整体式的框架结构。
所述公共轨的道床基础架设在L型的混凝土挡台底座上,且该L型混凝土挡台底座的竖直挡台位于所述公共轨的道床基础的外侧;所述内侧轨和所述外侧轨的道床基础共同架设在另一L型的混凝土挡台底座上,且该L型混凝土挡台底座的竖直挡台位于所述外侧轨的道床基础的外侧。
所述公共轨的道床基础和其所对应的L型混凝土挡台底座之间设置相吻合适配的L型减振垫;所述内侧轨的道床基础和其所对应的L型混凝土挡台底座之间设置平减振垫;所述外侧轨的道床基础和其所对应的L型混凝土挡台底座之间设置相吻合适配的L型减振垫。
所述道床基础上埋设有短轨枕,所述公共轨、所述内侧轨以及所述外侧轨分别通过扣件固定在各自道床基础的所述短轨枕上。
所述扣件为无挡肩的弹性分开式扣件。
所述连接钢管沿所述公共轨、所述内侧轨以及所述外侧轨的线路方向的垂直方向布置,且沿所述公共轨、所述内侧轨以及所述外侧轨的线路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有若干所述连接钢管。
所述道床基础沿所述公共轨、所述内侧轨以及所述外侧轨的线路方向分块布置,各道床基础分块之间设置有伸缩缝。
所述道床基础上预埋有吊装孔预埋件。
所述混凝土挡台底座现浇于高架桥梁面上。
所述减振垫为橡胶减振垫或聚氨酯减振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87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板固定自动压铆装置
- 下一篇:新型轨道式带式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