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垂直结构LED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75585.4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74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范伟宏;薛脱;李东昇;张晓平;马新刚;张学双;赵进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20 | 分类号: | H01L33/20;H01L33/44;H01L3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王宏婧 |
地址: | 36101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结构 led 芯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垂直结构LED芯片,采用超薄的金属衬底作为垂直结构LED芯片的衬底,金属衬底的导电、导热能力优异,可以显著增加芯片的导电和散热能力,提高了芯片极限工作性能;并且,在金属衬底第二表面形成金属应力调整层,金属应力调整层采用与金属衬底不同的材料制成,可以补偿外延层对金属衬底施加的应力,改善制备垂直结构LED芯片的晶圆的翘曲问题,提升了晶圆划片的工艺良率,进而提高垂直结构LED芯片的良率,具有良好的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并且采用超薄金属衬底能显著降低垂直结构LED芯片的尺寸,满足芯片小型化和薄型化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结构LED芯片。
背景技术
垂直结构LED芯片由于采用了导电导热能力良好的键合衬底,因此相比正装和倒装结构LED芯片,在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的同时,可以承受更大的工作电流,其亮度和光效显著提升,因此在大功率照明领域有着显著的技术优势。随着显示、智能穿戴和照明应用技术的进一步提升,要求芯片小型化和薄型化,对垂直结构LED芯片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由于硅衬底成本较低,现有的垂直结构LED芯片主要采用硅衬底,使其成为当前垂直结构LED芯片主流选择的转移衬底方案。但是,随着封装技术追求微型化和超薄化,超薄芯片工艺对硅基垂直结构LED芯片带来了严重的技术挑战,当芯片降至150um及以下厚度时,由于III-V族化合物和硅材料的晶格失配和热失配较严重,导致制备垂直结构LED芯片的晶圆的翘曲显著增加,造成芯片良率大幅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结构LED芯片,改善垂直结构LED芯片中的应力,减小芯片的翘曲程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垂直结构LED芯片,包括:
金属衬底,所述金属衬底的厚度为80um~150um;
外延层,位于所述金属衬底的第一表面,包括两个半导体层及位于两个所述半导体层之间的发光层;
金属应力调整层,位于所述金属衬底的第二表面,并通过所述金属衬底与一个所述半导体层电性连接以作为第一电极,所述金属应力调整层的材料与所述金属衬底的材料不同;以及,
焊盘,与另一个所述半导体层电性连接以作为第二电极。
可选的,所述金属应力调整层的厚度为0.5um~10um。
可选的,所述外延层上还形成有外延应力调整层,所述外延应力调整层的厚度为0.2um~1um。
可选的,两个所述半导体层分别为N型半导体层及P型半导体层,所述P型半导体层较所述N型半导体层更靠近所述金属衬底,所述第一电极为P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N电极。
可选的,所述焊盘位于所述N型半导体层上并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电性连接,所述金属应力调整层通过所述金属衬底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N型半导体层上还形成有N型接触层,所述焊盘位于所述N型接触层上,并通过所述N型接触层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金属衬底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之间还形成有由下至上依次堆叠的反射镜层及P型接触层,所述金属衬底通过所述反射镜层及所述P型接触层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金属衬底与所述反射镜层之间还具有键合层。
可选的,两个所述半导体层分别为N型半导体层及P型半导体层,所述P型半导体层较所述N型半导体层更靠近所述金属衬底,所述第一电极为N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P电极。
可选的,所述金属衬底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之间还形成有由下至上依次堆叠的导电层及绝缘层,所述外延层中具有多个N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755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