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芯片吸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3565.X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1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徐敏敏;蒋耀;郭庆锐;苏文毅;熊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2 | 分类号: | B25J9/02;B25J9/10;B25J15/06;B25J19/02;B65G47/91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吕伟盼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吸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芯片吸取装置,包括视觉机构,视觉机构用于获取芯片的位置;吸料机构,吸料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吸料组件,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吸料组件上下移动,吸料组件能够根据视觉机构获取的芯片的位置进行水平方向的位置调节,以与芯片的位置相对应,并将芯片吸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芯片吸取装置,通过利用视觉机构对芯片进行定位,吸料机构根据视觉机构获取的芯片的位置自行调整角度,使吸料机构与芯片位置重合,然后利用真空负压将芯片吸取,避免了人工夹取或利用气缸夹取导致芯片表面引脚撞坏的风险,实现了真空负压隔空吸取芯片,在保证芯片质量的同时,也实现了芯片转运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芯片夹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芯片吸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激光器的快速发展,对核心部件泵浦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其中COS芯片(chip on submount)分选工序作为泵浦源生产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其分选效率及准确性对泵浦源的生产至关重要。现有COS芯片打线上料工艺,多采用人工用镊子夹取COS芯片转运到相应的工装夹具中。由于COS芯片体积小、夹取困难容易划伤芯片;同时,COS芯片成本较高,不必要的划伤将导致损失较大。目前该工序全部由人工操作,质量特性不稳定,对后续产品影响较大,且自动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泵浦源产品的量产。
采用人工分选COS,人工依赖比较高,分选通过人眼观察数据库的编号来将来料里面的B类COS分选出来,时间久了人眼睛比较疲劳,很容易分选出错。采用盲目抓取的设备抓取COS,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准确的分选到指定的料盒中,但是由于没有视觉,有可能出现抓偏,导致不能准确抓到COS,或者抓偏了,导致引线破坏了,或者压倒了COS上的芯片,从而导致不良率的增高。
其次,之前采用伸缩性气缸来取料,这种方式会压坏COS,同时也会压坏吸嘴,导致吸嘴漏真空,需要经常拆卸换掉吸嘴,工作量大,从而影响吸嘴的使用寿命。基于此,设计一种新型的芯片抓取装置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吸取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COS芯片夹取导致COS芯片质量不稳定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吸取装置,包括:视觉机构,所述视觉机构用于获取芯片的位置;吸料机构,所述吸料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吸料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吸料组件上下移动,所述吸料组件能够根据所述视觉机构获取的所述芯片的位置进行水平方向的位置调节,以与所述芯片的位置相对应,并将所述芯片吸取。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芯片吸取装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导轨,所述导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导轨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芯片吸取装置,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滑板,所述滑板安装在所述滑块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芯片吸取装置,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凸轮随动器,所述凸轮随动器安装在所述滑板上,且所述凸轮随动器能够驱动所述滑板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芯片吸取装置,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与所述凸轮随动器电连接,以驱动所述凸轮随动器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芯片吸取装置,所述吸料组件包括第二步进电机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二步进电机上,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安装在所述滑板上,以带动所述第二步进电机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芯片吸取装置,所述吸料组件还包括吸嘴,所述吸嘴安装在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下部,以带动所述吸嘴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芯片吸取装置,所述吸料组件还包括移动驱动器,所述移动驱动器与所述导轨连接,以驱动所述导轨在水平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35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加工系统
- 下一篇:多玻片手动染色玻片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