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06646.9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30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矩顶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邢黎华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建筑 信息化 地下 监护 防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包括外管廊主体,所述外管廊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管廊主体,所述外管廊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卡块,所述外管廊主体远离外卡块的一侧开设有外卡槽,所述内管廊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卡块,所述内管廊主体远离内卡块的一侧开设有内卡槽。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外管廊主体、内管廊主体、外卡块、外卡槽、内卡块、内卡槽、第一密封槽和第一密封道的配合设置,能够避免雨水的渗透到内管廊主体的内部,通过漏水槽、第一漏水孔、第一漏水管、第二漏水孔和第二漏水管的配合设置,将从缝隙渗透的水直接漏入地下,避免渗透的水损坏内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交通建设如火如荼,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我国大中城市必将掀起地下工程建设的新一轮高潮,由于地下空间的稀缺性,对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快速公路、城市地下建筑空间”的需求巨大。
现如今地下空间的建设如火如荼,大量的地下交通被投入使用,一条条地下管廊被建成。人们活动在综合管廊里,综合管廊的各种安全系数都要求相当的高。防水处理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项,不论是各种建筑还是桥梁等等,只要是人们使用的都要求进行防水。雨水、地下水等,一旦建筑发生渗漏,大面积的渗漏后果不堪设想,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地下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现有地下管廊在建设完成后,容易从连接的缝隙处渗透水,使得管道内部的装置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包括外管廊主体,所述外管廊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管廊主体,所述外管廊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卡块,所述外管廊主体远离外卡块的一侧开设有外卡槽,所述内管廊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卡块,所述内管廊主体远离内卡块的一侧开设有内卡槽;
其中,所述外管廊主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槽,所述外管廊主体靠近第一密封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槽,所述外管廊主体的靠近第一密封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密封道,所述外管廊主体远离第一密封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密封道;
所述内管廊主体靠近外管廊主体一侧连接处开设有漏水槽,所述内管廊主体靠近漏水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漏水孔,所述外管廊主体靠近第一漏水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漏水管,所述内管廊主体远离第一漏水孔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漏水孔,所述外管廊主体靠近第二漏水孔的固定连接有第二漏水管。
可选的,所述内管廊主体的长度与外管廊主体的长度相同,所述内管廊主体的一半位于外管廊主体的外侧。
可选的,所述内卡槽的形状与内卡块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外卡块的形状与外卡槽的形状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槽与第二密封槽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所述第一密封槽与第二密封槽在连接时相互围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槽与第二密封槽固定连接在外管廊主体上方的对称两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道的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第二密封道的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第一密封道与第二密封道在连接时形成圆形通道。
可选的,所述第一漏水管贯穿第一密封道,所述第二漏水管贯穿第二密封道,所述第一漏水孔位于第一漏水管的上方,所述第二漏水孔位于第二漏水管的上方,所述第一漏水管与第二漏水管围合形成圆形管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矩顶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矩顶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066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