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管自动取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15392.7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4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迪;徐勇;吴冠陈;罗泽锋;钱贤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美康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65G29/00;B65G4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管自动取放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转盘、转盘驱动机构、样本架以及夹管机构;转盘上端沿周向设有多个用于放置反应管的容置槽;转盘驱动机构驱动转盘转动依次将各个容置槽中的反应管旋转至夹管工位,夹管机构自动的将与夹管工位对应的容置槽中的反应管夹取转放至样本架上。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反应管自动取放装置实现自动化的将转盘上的反应管逐个取出转放至相应的样本架上,工作效率高,取放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验仪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反应管自动取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体外诊断行业的医疗检验仪器中,部分仪器的自动化程度不高。例如在需要从放满反应管的转子结构上逐个将混匀完成的反应管转移放置到相应的试管架子上,等待后续的检验工序。
现有的方案中从转子上取样转移至试管架的操作,通常是由人工使用尖嘴钳一类的工具将反应管从转子中取出然后转移放入样本架中,这种方式不仅操作繁琐,而且人工操作容易出现晃动,掉落等失误,影响离心管中样本的数据;而且尖嘴钳一类的工具不适合在实验室、检验所环境中频繁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反应管自动取放装置,实现自动化的将转盘上的反应管逐个取出转放至相应的样本架上,工作效率高,取放稳定。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反应管自动取放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上设有转盘、转盘驱动机构、样本架以及夹管机构;所述转盘上端沿周向设有多个用于放置反应管的容置槽;所述转盘驱动机构驱动转盘转动依次将各个容置槽中的反应管旋转至夹管工位,所述夹管机构自动的将与夹管工位对应的容置槽中的反应管夹取转放至样本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反应管取放装置中,采用了自动化结构实现将转盘上的反应管夹取转放至样本架上,夹取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夹取稳定,节省劳动力成本,工作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夹管机构包括支撑架和连接臂,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连接臂升降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用于驱动连接臂水平摆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连接臂上设有两块分瓣式的夹管块以及用于驱动夹管块夹紧或松开的第三驱动组件。此结构中通过连接臂的水平摆动,实现夹管机构在夹管工位与插管工位之间稳定的往复运行,并且结构相应的升降驱动组件实现对于反应管的夹取、插放,整个过程快速、高效。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以及驱动第一传送带在竖直方向上运行的第一驱动器,所述连接臂远离夹管块的一端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下端与第一传送带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有用于供升降杆穿过的限位孔。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传送带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安装在支撑架上,且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轮,所述限位孔内转动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上端设有从动轮,且所述从动轮套设在升降杆外部;所述升降杆的侧壁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连接套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凸起。此改进结构中,在升降杆外侧壁上设置相应的导向槽,在连接套上设置导向凸起,在升降杆竖向滑动时,导向凸起能够起到导向限位,保证升降杆上下滑动不会偏转;在连接套转动时,该限位凸起又能起到联动作用,带动升降杆作同步转动。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驱动组件包括旋转驱动器和两个连接块,所述旋转驱动器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侧壁上设有凸轮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向或相背滑动的安装在连接臂上,且两个夹管块的上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连接块上,所述的凸轮块配合在两个连接块之间;所述连接臂上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夹管块的上端穿设在安装孔内,且每一个夹管块外侧壁与安装孔侧壁之间设有弹性件。此结构中通过凸轮块的转动驱使两个夹管块的闭合与张开,并且在两个夹管块外侧壁与相应安装孔侧壁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结构简单,夹管块的闭合操作灵活,从而提高对于反应管夹取操作的稳定性,灵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美康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美康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53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