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道封闭机构、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15667.7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4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露;唐跃兰;刘斌;陈原培;田杰;张余;程明远;董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608 | 分类号: | E01F9/608;E01F9/65;E01F1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梁欣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道 封闭 机构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道封闭机构、装置及系统,包括警示装置、展开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展开板展开收回的展开驱动机构,所述展开板上设有能够重叠在所述展开板上的支板,所述支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展开板上,所述警示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板的另一端;所述支板与所述展开板连接处还设有限制所述支板展开角度的限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展开板上设置一个可活动的支板并将警示装置设置在其上,可以很好地缓冲车辆撞击带来的冲击力,有效防止本装置和车体因撞击而破坏,显著提升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车道封闭机构即使被撞后能够恢复原始姿态不影响下次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道封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道封闭机构、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车道封闭控制是指在路段上设置车道开放、关闭标志,对车道的使用加以控制。当车道前方由于事故或维修而受阻时,需要在车道上设置警示装置来提示车道关闭,提醒后方来车注意避让,以防撞上事故车辆发生二次事故。然而传统的警示装置通常需要人工放置,在路况或周围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后方来车驾驶员躲避不及,可能对摆放者人身造成伤害。而在交通事故出现人员伤害时,有可能没有人能及时去摆放警示装置,不能第一时间封闭车道,发生二次事故的可能性明显提高。
现有技术中,以申请号为201811160881.8的实用新型专利为例,公开了一种道路上预防二次事故的装置,可自动将警示装置摆放到位,实现了一次事故后的及时交通防控。然而该申请中的技术方案没考虑到一种情况,就是在展开警示装置后,如果车辆没能及时停下而是撞到了警示装置,警示装置会在较大的冲击力下被迫回收,由于装置的连接所限,此时很可能使展开机构受到严重损坏,失去警示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道封闭机构、装置及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车道封闭装置易因车辆撞击而损坏的问题。
一种车道封闭机构,包括警示装置、展开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展开板展开收回的展开驱动机构,所述展开板上设有能够重叠在所述展开板上的支板,所述支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展开板上,所述警示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板的另一端;所述支板与所述展开板连接处还设有限制所述支板展开角度的限位板。
作为优选,所述展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的减速传动机构,所述减速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展开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展开板包括具有限位部的滑槽以及能够在所述滑槽中滑动的滑板,所述滑槽的一端与所述减速传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支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滑板的中部;还包括控制所述滑板伸缩的伸缩驱动机构。
作为前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的丝杆、设置在所述丝杆上且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的卷线筒以及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绕设在卷线筒上并固定在所述卷线筒两侧,所述钢丝绳穿入所述滑槽和滑板之间并绕过设置在靠近所述滑槽自由端的位置的绕线柱,所述钢丝绳与所述滑板在所述滑板上远离所述警示装置的一侧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部设置在靠近所述滑槽自由端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滑槽两侧为向外倾斜的斜面,所述滑板的顶面稍高于所述滑槽的限位部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板限制所述支板的最大展开角度不大于90°。
第二方面,一种车道封闭装置,包括前述的具有第一驱动电机的车道封闭机构,还包括:
角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减速传动机构的输出轴的转动角度并发送至控制装置;
电流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流值并发送至控制装置;
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云服务器发来的指令以及向云服务器发送反馈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56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