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钝化实体封装低压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15741.5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7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石文坤;刘德军;马建华;杨春梅;陆时越;闫义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振华集团永光电子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七三厂) |
主分类号: | H01L29/861 | 分类号: | H01L29/861;H01L23/488;H01L23/29;H01L23/31;H01L21/329;H01L21/56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张祥军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钝化 实体 封装 低压 二极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钝化实体封装低压二极管,属于二极管技术领域。该二极管包括硅片A和两个电极引线,所述硅片A位于两个所述电极引线之间,其中一个电极引线通过焊接金属A与硅片A连接,另一个电极引线通过焊接金属B与硅片A连接,所述硅片A、焊接金属A、焊接金属B和两电极引线均设于钝化玻璃内,且电极引线的一端延伸到钝化玻璃外。二极管的核心PN结是在电极引线与管芯的烧焊过程中同步获得的,避免了PN结因高温工艺进行了重新分布,最终导致二极管电压大幅提高的问题,避免了传统二极管因管芯PN结结深太浅,烧焊时焊接金属穿越PN结,导致PN结短路的问题,可以制造6V以下的玻璃钝化实体封装二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钝化实体封装低压二极管,属于二极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玻璃钝化实体封装二极管以其体积小、高温稳定性好、抗辐照能力强、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中高端领域。但传统的扩散、外延、离子注入等制造工艺只能获得6V以上的玻璃钝化实体封装二极管,不能制得6V以下的低压二极管。主要原因是采用扩散、外延、离子注入等制造工艺获得的6V以下的低压二极管管芯,其结深非常浅,一般小于5μm,目的是获得很大的浓度梯度。但是,后续高温烧焊引线及玻璃钝化实体封装过程中,因管芯PN结结深太浅,烧焊及玻璃钝化时,焊接金属会穿越PN结,导致PN结短路,不能获得6V以下的低压玻璃钝化实体封装二极管。所以,采用传统制造工艺难以获得6V以下的玻璃钝化实体封装二极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钝化实体封装低压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玻璃钝化实体封装低压二极管,包括硅片A和两个电极引线,所述硅片A位于两个所述电极引线之间,其中一个电极引线通过焊接金属A与硅片A连接,另一个电极引线通过焊接金属B与硅片A连接,所述硅片A、焊接金属A、焊接金属B和两电极引线均设于钝化玻璃内,且电极引线的一端延伸到钝化玻璃外。
所述硅片A为N型单晶硅片,包括N层和N+层,N层靠近焊接金属A,N+层靠近焊接金属B。
所述电极引线包括铜引线和钼电极,钼电极通过银铜片与铜引线焊接连接。
所述焊接金属A为铝片。
所述铝片厚度为40μm-100μm,成分为硅∶铝=(0~15)%。
所述焊接金属B为蒸铝层,蒸铝层厚度为6μm-16μm。
所述硅片A厚度为200μm~350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二极管的核心PN结是在电极引线与管芯的烧焊过程中同步获得的,避免了PN结因高温工艺进行了重新分布,最终导致二极管电压大幅提高的问题,避免了传统二极管因管芯PN结结深太浅,烧焊时焊接金属穿越PN结,导致PN结短路的问题,可以制造6V以下的玻璃钝化实体封装二极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钝化实体封装低压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极引线、管芯、铝片、电极引线依次竖直叠放在石墨模具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铜引线,2-银铜片,3-钼电极,4-焊接金属A,5-硅片A,6-钝化玻璃,7-焊接金属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振华集团永光电子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七三厂),未经中国振华集团永光电子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七三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57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百合种球调正播种装置
- 下一篇:扣件排料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