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船上泵体的止摇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59764.6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1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王子巍;郑贤杰;王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22 | 分类号: | F04B53/22;F16F15/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地址: | 2144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 船上 减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船上泵体的止摇减震装置,属于船舶制造技术领域。一种适用船上泵体的止摇减震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所述第一连接板(1)为板状结构,呈“7”字形;所述第二连接板(2)包括底座(2.1)和连接加强板(2.2);所述第一连接板(1)与第一套管(3)相连;所述第一套管(3)和第二连接板(2)的底座(2.1)之间通过中间连杆(4)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船上泵体的止摇减震装置能够将船上泵体的振动传递到船体上,起到固定减振作用;同时,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船上泵体的止摇减震装置,属于船舶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近几年船舶建造周期不断缩短,以此满足市场货运及出行的需求,设计建造工艺也日趋完善,大大提高了船员的舒适性;但船舶自身设备的振动及其产生噪音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船舶建造者们,而船舶机舱内设备的振动噪音往往最为严重;因此,在满足分段预装完整性不破坏油漆前提下,不断的挖掘潜力设计出一批性能优良的设备减振止摇装置,避免设备过度振动对设备安全隐患,大大保证船舶航行安全,同时减少振动噪音人体健康的危害是有必要的。
专利公开号CN10797281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船舶电气设备减震装置,包括电气箱,所述电气箱的下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为凹槽结构;所述水箱与电气箱之间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所述水箱的下部设置有若干减震器;所述水箱上还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循环水泵相连接;所述水箱中的水量占水箱容积的三分之二。
上述专利的有益之处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水波的减震原理,不仅能减少船舶上电器设备的震动,还能够为电气设备降温;但是上述专利结构复杂且制造成本高,并且适用范围小,无法适用船上的泵体。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背景问题研发一种适用船上泵体的止摇减震装置是社会所需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问题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船上泵体的止摇减震装置,它能够将船上泵体的振动传递到船体上,起到固定减振作用;同时,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船上泵体的止摇减震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为板状结构,呈“7”字形;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底座和连接加强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套管相连;
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连接板的底座之间通过中间连杆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座为空心圆柱结构,顶部带有圆盘;
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加强板为直板结构,所述连接加强板竖直设置在底座上方。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结构舱壁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船上泵体相连。
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横向平行设置的腰圆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大小与起吊眼环直径相匹配。
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结构舱壁连接后通过螺栓穿过腰圆孔进一步固定;
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起吊眼环穿过圆孔固定在泵体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船上泵体的止摇减震装置,它目的是将船上泵体的振动传递到船体上,起到固定减振作用,同时,该装置又通过螺栓连接及腰圆孔设计,即使泵体安装偏差,也不影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船上泵体的止摇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59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低组高效节能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红外幕帘探测器用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