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辅助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0962.2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37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谭;赵德力;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泰克智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12 | 分类号: | B62D3/12;B60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辅助 转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辅助转向系统,其包括的第一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至与方向盘连接的传动杆端部,第一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一、第二推杆的一端连接,且第一传动机构上设置有转向轴孔,通过该转向轴孔与车身前部连接;第一、第二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位于车身前部的羊角系统连接,由推杆推动羊角系统向左或向右运动,进而带动前部车轮进行左转或右转;转向力传递机构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传动机构上,转向力传递机构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传动机构上,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与第三、第四推杆的一端连接,第三、第四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位于后部的羊角系统连接,推杆带动后部的羊角系统,进而带动后部车轮进行转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具有较大的转向半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零部件,特别是关于一种车辆辅助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转向系统多种多样,但是大多数的转向系统的转向半径受限,仅由车载控制系统进行转向控制,并不适合各种地形的转向使用,无法实现较大的转向半径,这样会存在某些特殊地形时造成转向效果不佳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辅助转向系统,其结构简单,且具有较大的转向半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辅助转向系统,其包括:第一传动机构、推杆、转向轴孔、羊角系统、转向力传递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羊角系统设置为四个,分别与四个车轮连接;所述推杆设置有第一所述推杆至第四所述推杆共四根;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至与方向盘连接的传动杆端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一、第二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上设置有所述转向轴孔,通过该转向轴孔与车身前部连接;第一、第二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位于车身前部的所述羊角系统连接,由所述推杆推动所述羊角系统向左或向右运动,进而带动前部车轮进行左转或右转;所述转向力传递机构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上,所述转向力传递机构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与第三、第四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第三、第四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位于后部的所述羊角系统连接,所述推杆带动后部的所述羊角系统,进而带动后部车轮进行转向。
进一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万向节、主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传动板和第一连接端;与所述方向盘连接的所述传动杆的端部通过所述万向节与所述主动轴的端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设置所述主动轴上,由所述方向盘通过所述传动杆和主动轴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进行转动;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板的顶部,且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板一体成型,构成工字型结构;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通过所述主动齿轮带动所述第一传动板进行向左或向右转动;位于所述第一传动板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所述转向轴孔,所述第一传动板通过所述转向轴孔轴连接在车身的前端;所述从动齿轮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由所述从动齿轮的转动推动第一所述推杆或第二所述推杆向外推动,实现前轮的向左或向右的辅助转向;位于所述第一传动板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转向力传递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传动板上,由所述第一传动板将向左或向右的推力传递至所述转向力传递机构。
进一步,所述从动齿轮采用扇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板、传动轴孔、传动板连接杆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传动板由三角板和直板构成,所述直板平行设置在所述三角板的顶部,两者之间具有间隙,位于两者的中部都设置有所述传动轴孔,通过该传动轴孔将所述第二传动板轴连接在车身的后端;所述直板与所述三角板的两端之间分别通过所述传动板连接杆连接成一体,所述转向力传递机构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传动板连接杆上,由所述转向力传递机构带动所述第二传动板向左或向右转动;位于所述三角板的背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端,第三、第四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端上,由所述三角板的转动推动第三所述推杆或第四所述推杆向外推动,实现后轮的向左或向右的辅助转向。
进一步,所述三角板采用倒等腰三角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泰克智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海泰克智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0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缝坡口铣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包含烟草颗粒的新型烟草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