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自动降温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03567.X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67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赛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00 | 分类号: | B60C23/00;B60C23/18 |
代理公司: | 潍坊盛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9 | 代理人: | 田梅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自动 降温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自动降温报警装置,包括主机控制器、温度采集分机控制器和传感器模块,主机控制器与温度采集分机控制器电连接,温度采集分机控制器与传感器模块电连接,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模块、水位传感器模块、刹车信号模块和接近开关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水位传感器模块、刹车信号模块和接近开关模块分别与温度采集分机控制器电连接,对轮胎温度进行监控,实时降温,保证轮胎的正常运行,保护刹车片,提升刹车片寿命,同时可以监控水箱水位,防止备胎丢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温报警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汽车自动降温报警装置,属于汽车降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轮胎是汽车的重要承载部件之一,当车体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时,由于轮胎自身材质的特性,很容易发生轮胎自燃现象,进而引发更可怕的事故,使得整车的安全性能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当轮胎温度过高时就需要进行降温处理,同时要保证水箱中的水充足,需要对水箱中水位进行监控;另外,当刹车时也会使轮胎产生高温,使刹车片热衰退;另外,为了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备胎的设置是必须的,为了防止备胎丢失,需要对备胎进行监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汽车自动降温报警装置,对轮胎温度进行监控,实时降温,保证轮胎的正常运行,保护刹车片,提升刹车片寿命,同时可以监控水箱水位,防止备胎丢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汽车自动降温报警装置,包括主机控制器、温度采集分机控制器和传感器模块,主机控制器与温度采集分机控制器电连接,温度采集分机控制器与传感器模块电连接,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模块、水位传感器模块、刹车信号模块和接近开关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水位传感器模块、刹车信号模块和接近开关模块分别与温度采集分机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主机控制器包括集成电路U5,集成电路U5的型号为STM32F051X,集成电路U5分别电连接分机接口模块、电源模块、电源继电器接口、按键模块、显示屏模块和蜂鸣器模块。
所述分机接口模块包括集成电路U3,集成电路U3的型号为SP3485,集成电路U3的1脚接集成电路U5的13脚,集成电路U3的2脚接集成电路U5的11脚,集成电路U3的2脚经电阻R20接地,集成电路U3的2脚接集成电路U3的3脚,集成电路U3的4脚接集成电路U5的12脚,集成电路U3的5脚接地,集成电路U3的6脚经电阻R15接地,集成电路U3的6脚经电阻R18接集成电路U3的7脚,集成电路U3的7脚经电阻R17接集成电路U3的8脚,集成电路U3的8脚接+3.3V电压,集成电路U3的7脚接接插件J2的3脚,集成电路U3的6脚接接插件J2的4脚,接插件J2的1脚接+24V电压,接插件J2的2脚接地。
所述电源继电器接口包括光电耦合器OP1和光电耦合器OP2,光电耦合器OP1和光电耦合器OP2的型号均为PC817,光电耦合器OP1的1脚经电阻R4接+3.3V电压,光电耦合器OP1的2脚经电阻R3接+3.3V电压,光电耦合器OP1的2脚接集成电路U5的14脚,光电耦合器OP1的3脚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10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串联的发光二极管D3和电阻R5接+24V电压;光电耦合器OP2的1脚经电阻R13接+3.3V电压,光电耦合器OP2的2脚经电阻R12接+3.3V电压,光电耦合器OP2的2脚接集成电路U5的15脚,光电耦合器OP2的3脚接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16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串联的发光二极管D4和电阻R14接+24V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赛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赛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035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模块
- 下一篇:一种模拟立体声增强处理芯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