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燃料箱的降噪板及包括该降噪板的燃料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12963.9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9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含;胡丽琴;李彪;蔡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彼欧英瑞杰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77 | 分类号: | B60K15/077;B60K1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鼎理利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18 | 代理人: | 陶梅;赵晶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燃料箱 降噪板 包括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箱的降噪板及包括该降噪板的燃料箱。降噪板包括上挡板、下挡板以及侧挡板,其中,上挡板和下挡板通过竖直布置的弹簧可滑动地连接到彼此,侧挡板通过铰链铰接到上挡板,一旋钮可旋转地安装到由上挡板、下挡板和侧挡板构成的组件并且构造为:在第一角度位置时,将降噪板锁定在完全折叠状态,在该状态下上挡板、下挡板和侧挡板至少部分地叠置在一起;在第二角度位置时,上挡板和下挡板在弹簧的作用下沿着竖直方向滑动彼此远离;在第三角度位置时,侧挡板在铰链的作用下向侧面弹开。上述降噪板能在完全状态下通过油泵口容易地引入到燃料箱内并通过旋钮的两次旋转而完全展开,从而有效地降低燃料晃动引起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燃料箱(尤其是机动车的燃料箱)的降噪板及包括该降噪板的燃料箱。
背景技术
在车辆启动、加速、刹车、转弯等时刻,燃料箱中的燃料会发生晃动,并产生噪音。近年来,为了提高车辆使用者的舒适度,一些机动车的燃料箱中会安装降噪板(英文baffle)。
为了有效地起到降噪的作用,降噪板需要足够大,因为如果太小,它对降低燃料晃动产生的噪音几乎没有贡献。为此,现有技术中的大多数降噪板是体积较大的整体板状部件。然而,体积太大会导致将降噪板安装到燃料箱内的过程变得复杂、困难。一种已知的安装方法是在燃料箱吹塑的过程中,趁着燃料箱的壁仍处于熔融状态,借助于一套复杂的安装系统将包括降噪板在内的各种附件焊接到燃料箱内壁上。这无疑增加了工艺难度,提高了燃料箱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油泵口容易地安装到燃料箱内部且能够有效降低燃料晃动导致的噪音的降噪板。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料箱的降噪板,包括上挡板、下挡板以及侧挡板,其中,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通过竖直布置的弹簧可滑动地连接到彼此,所述侧挡板通过铰链铰接到所述上挡板,一旋钮可旋转地安装到由所述上挡板、所述下挡板和所述侧挡板构成的组件并且构造为:在第一角度位置时,将所述降噪板锁定在完全折叠状态,在该状态下所述上挡板、所述下挡板和所述侧挡板至少部分地叠置在一起;在第二角度位置时,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沿着竖直方向滑动彼此远离;在第三角度位置时,所述侧挡板在所述铰链的作用下向侧面弹开。
上述降噪板的构造使得它能够在完全折叠状态、部分展开状态(即上挡板和下挡板彼此远离后的状态)和完全展开状态(即侧挡板也弹开后的状态)之间切换,因此在完全折叠状态下具有尽可能小的体积,能够通过油泵口被操作员方便地引入到燃料箱内部(单手盲操作即可完成),随后通过简单的两次旋转旋钮,操作员就可将降噪板完全展开,使其具有尽可能大的有效面积,从而有效地发挥其降低燃料晃动导致的噪音的功能。
上述降噪板还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这些特征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所述上挡板的上端的下表面设有向下突出的第一凸台,所述下挡板的下端的上表面设有向上突出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在竖直方向上对齐,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上。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能够对弹簧进行限位和导向,使弹簧良好地保持竖直取向并以足够的强度连接到上下挡板。另外,在弹簧出现缺陷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将其从凸台上取下,进行更换。
-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分别与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一体成型。与凸台单独制造后通过紧固件固定到或焊接到挡板上的方案相比,一体成型的方案能提高凸台与各自挡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少甚至消除凸台因连接处的应力而断裂的风险。
-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均具有大致圆形的周向轮廓,且各自包括数个沿周向间隔开的径向延伸叶片。这样能保证在制造(例如注塑)之后的冷却过程中凸台与周围部件具有大致相同的收缩变形,从而保证制造的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彼欧英瑞杰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彼欧英瑞杰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129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