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铁盾构区间管片质量的雷达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60651.5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1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举;洪涛;刘桂森;景尤佳;张腾飞;朱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G01S1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于刚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铁 盾构 区间 管片 质量 雷达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盾构区间管片质量的雷达检测装置,涉及雷达检测技术领域,主要为了解决现有的用于地铁盾构区间管片质量的雷达检测装置操作复杂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该用于地铁盾构区间管片质量的雷达检测装置包括电动平板车,所述电动平板车上侧固定安装有主支撑臂,所述主支撑臂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副支撑臂;两个所述副支撑臂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副支撑臂的一端分别连接有伞形抓手;两个所述副支撑臂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远离副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作用于管壁上的定向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雷达检测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地铁盾构区间管片质量的雷达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常用的隧道衬砌质量雷达检测是在装载机上焊接一个工作平台或人站在可移动脚手架上手持天线,紧贴衬砌表面进行检测。因地铁盾构区间底面为圆弧状,断面尺寸较小,装载车无法安全平稳行驶,人员在脚手架上行进也存在安全隐患,故上述两种隧道衬砌质量雷达检测的方式均不适用于地铁盾构区间管片质量雷达检测。目前尚未有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组装运输方便、成本低廉的装置用于此项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铁盾构区间管片质量的雷达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地铁盾构区间管片质量的雷达检测装置,包括电动平板车,所述电动平板车上侧固定安装有主支撑臂,所述主支撑臂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副支撑臂;两个所述副支撑臂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副支撑臂的一端分别连接有伞形抓手;所述主支撑臂上端也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伞形抓手;两个所述副支撑臂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远离副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作用于管壁上的定向轮,所述电动平板车上侧还固定安装有与两个所述副支撑臂下端相对应的系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与副支撑臂之间、以及连接杆和主支撑臂之间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与副支撑臂之间也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副支撑臂与主支撑臂之间通过万向卡扣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伞形抓手靠近管壁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天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和支撑杆均可插入主支撑臂中,且所述连接杆和支撑杆靠近主支撑臂的一端均开设有不同的螺栓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地铁盾构区间管片质量的雷达检测装置通过设置万向卡扣可合理调节副支撑臂的长度以及转动角度,保证检测的范围;通过设置伞形抓手可解决天线与管片无法密贴的问题,保证检测数据的稳定准确;通过设置系杆及支撑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确保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平板车、2-主支撑臂、3-副支撑臂、4-连接杆、5-伞形抓手、6-系杆、7-支撑杆、8-万向卡扣、9-定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其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06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