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76520.6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8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张冰洁;杨俊强;高洋;刘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新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5;B60L53/30;E04H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会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充电 系统 | ||
1.一种可移动充电系统,该系统设置于新能源汽车停车库的地下,包括总控装置,所述总控装置与移动端控制装置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桩、设置于停车库地下的连通通道以及设置于所述连通通道内部的轨道;所述充电桩包括可旋转设置的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底部设置有旋转承载装置和旋转驱动装置,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旋转承载装置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充电桩本体绕第一方向旋转以处于直立状态,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旋转承载装置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充电桩本体绕第二方向旋转以处于水平状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设置;所述连通通道的顶部设置有与停车库的停车位相匹配的充电口,所述充电口具有可启闭的密封板;所述轨道设置于所述充电桩的底部,在接收到充电指令时,处于水平状态的所述充电桩根据所述充电指令沿着所述轨道移动至对应所述充电口;在工作状态下,所述充电桩本体处于直立状态以与车辆对接充电;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充电桩本体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至与所述轨道水平以落入所述连通通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设置有行走装置以及与所述行走装置适配的推拉装置,所述行走装置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部;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和行走动力装置,在移动状态下,所述推拉装置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行走装置伸展以使所述行走装置与所述轨道接触,所述行走轮在所述行走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充电桩本体沿着所述轨道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装置包括推拉动力装置、传动组件、弹性组件和连接件,所述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推拉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传动组件远离所述推拉动力装置的一端;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行走装置连接;所述推拉动力装置、所述传动组件、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连接件均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与所述行走轮相适配的水平面,所述水平面的接触面设置有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装置为可伸缩液压柱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上设置有固定夹持装置,所述固定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承载装置和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轨道;所述第一承载装置设置于所述限位装置上方,所述旋转承载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装置上侧;所述限位装置的上侧设置有齿条结构;所述第一承载装置外侧设置有与所述齿条结构匹配的弧形齿轮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环形传送带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壁凹槽内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靠近所述侧壁凹槽内壁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在第三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支撑装置向外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或者向内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充电桩侧壁设置的铰接部铰接卡合的位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为所述支撑装置的内侧与所述侧壁凹槽内壁贴合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移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连杆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连杆,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套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在连杆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向下伸展至与所述轨道底部设置的铰接卡合部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移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设置有滑入凸起,所述滑入凸起与所述第二连杆可转动连接;所述铰接卡合部设置有与所述滑入凸起相适配的滑入凹槽;当所述滑入凸起与所述滑入凹槽卡合时,所述滑入凸起在所述滑入凹槽内部转动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新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国新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765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